繪圖篆楷三千字文(朗读+吟诵)

304
《三千字文》的前言赘语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令人眉皱。究其原因只有一个,
——从心而觅的中式思维已淡化甚且被置换。
百年来的“西风东渐”,早已从浸润之谮,成为肤受之愬。科技发展的同时,国人的精神家园渐被异化,形而上的心性之学,被形而下的物利之学所替代。内求内证内圣的中式思维无从确立,外求、外证、外胜的实用主义思维却成为主流,充斥坊间。于是乎诸多现代病伴随着离婚率抑郁率入学率而同时攀升。
剪不断,理还乱。无数事实证明,科技只能致用,却无力经世。经世和致用所必须的前提条件,首先还是心性。
心性,形而上,在三维空间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决定并左右着三维空间的人、事、物。毕竟,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并受思想支配的。经世还是需要心性来作前提条件。但明心性和修心性,终须落实于生活,才接地气儿。倘若仍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则结局只能是求为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大学有云: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其实,防范和解决问题的答案古已有之。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做人。然后才有所谓经世致用。但明理的理又分伦理、事理和物理。所以,自古以来。中华祖先都是把明伦放在第一位,然后才好明经;甚至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谓 。 再后,才是事理物理,学问才不致跑偏。
而且,明伦也好
,明经也罢,中式思维的重建,有赖于中华学统的回归与创造性转化。全盘西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造性转化,也应有一个突破口和入手处。其突破口,也只能是文化及其教育的正本清源。
古人说,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看来还是要解决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在“文化”已经普及的今天,其实也就是怎么读和读什么的读书问题。对此《根本智教育讲录——古法教学培训手册》一书已有专述。
不管是怎么读还是读什么。首先要借助于识字。古人用一年能解决的识字问题,现在要用六年来解决。古人借一年的识字来开启民智,今人用六年的识字来记问知识。于是,怎么读和读什么,中西大相径庭,古今有天壤之别。本书《三千字文》的稽古重印,即基于以上原因。
而且,稽古重订《三千字文》,还想借以打通阻碍今古汇通的文字读音问题。本来,中华文字的读音,从诗经、到唐诗、到宋词及其后,是一脉相承的,是和五行、五伦、五常相应的五个声调,所以文人雅士做律填词以抒怀,大抵不存在为适应格律而存在的音读变换问题,但如今则不然。为此,特请国务院认定的闽南语传人胡明宜先生,为《三千字文》配录了与古音一致的闽南语读音。又请穷毕生精力研发了普通话文读的上海张仁贤老教授为《三千字文》标注了普通话读书音,并在其女儿张笑蓉女士的帮助下,请其父的学生蔡锋英女士朗读配音。借助这两个配音,希望童幼在语言敏感期能用普通话读书音或闽南语学习读诵《三千字文》,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古今读音不同的瓶颈(下载音频文件请扫下方二维码)。
《三千字文》附有配套使用的字卡。通过识读《三千字文》及其字卡,有望使我们的孩子在3-5岁时,中上根性者用一个月时间轻松认完小学六年才能完成的识字量(即使中下根性者也只须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剩下的上学时间(学龄前和小学)将是及早而大量的读书和涵养性情,何乐而不为?
清儒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主张,到了能够落实也应该落实的历史关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造性转化,是时候了。

向村仁
癸卯年兰月于永州九疑山
声音8评价0
专辑主播

140638974

简介:各位老师,见字吉祥! 我们有师友在读《道德经》,经平江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振华老师同意,本人于喜马拉雅上录制《道德经》平江调吟诵版。虽然非常缓慢,而且我吟诵的不够王老师的百分之一,本人就是想大家多去接触到,经典是可以快乐吟诵的! 关于平江调吟诵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亲临王振华老师的一些现场分享课!本人也可帮您联系王老师。感恩您们对美好的传统文化的支持!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