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棉时代-创新跨越

321
2020年肺炎疫情爆发后,有两则商业新闻,对我触动挺大。一则,是一家等待上市的公司的内部新闻:稳健医疗于大年初二1月26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这些天,稳健医疗做了什么》文章。对外宣称以下几个重大事件:2019年12月20日,公司决策层决定取消在湖北召开年终高管会议,改为分会场和视频会议;2020年01月10日,公司决定,动员全资子公司的唯一口罩车间380人,春节不休假,生产口罩;1月20日决定,动员全资子公司的车间全员春节不休假,全力生产防护产品;1月22日决定,稳健医疗总监以上等干部在春节期间随时待命,确保随时沟通,必要时随时参加会议。这么干,公司战绩如何?稳健宣称:从2019年12月20日到2020年1月26日,稳健医疗对社会供应防护产品如下:1.089亿只口罩,包括N95口罩、外科口罩和护理口罩;11.47万件防护服,仅对医院发货,其中武汉地区87600件。这则消息发出后,很多财经媒体跟进报道了稳健医疗这家神奇的公司,纷纷看好其冲刺IPO的结果。因为,此前,稳健医疗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将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次申请上市是稳健医疗二度冲刺IPO。那么,这次疫情爆发,公司决策层能当机立断做出的决策,说不定能帮助稳健医疗顺利上市。看到这里,我想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猜疑:稳健医疗是不是提前掌握了内部消息,不然为什么每一步都踩得这么准?对于无根据的猜测,我不感兴趣,倒是很想来追一追,稳健医疗这次做对了什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稳健对外的公告中,一直在提公司决策层,却没提到幕后大佬。但是,在签署处还是发现了这个关键人物:李建全。为什么李建全踩对了点?他没有受所谓此次肺炎没有发现人传染人的误判论断影响,而是坚定了自己对这次疫情的判断,并且随着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坚定这种预判,并且成为成功决策的依据。回头看一下稳健那个公司,大概能算出来,这家公司平均每天的口罩供货是286万只。要知道,工信部苗部长去天津调研时,说了一个数据全国当时的产量是一天800万只以上。所以,稳健医疗是不可能日产将近300万只,那可是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产能。只能说,他们原本的库存派上了用处。库存意味着什么?说明这家公司早在此之前,就开足马力开始加工制造了。再往前推,我们是不是能大胆猜测,曾早在12月初,甚至在武汉刚发生肺炎病例时,李建全就启动了产线加班加点赶工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决策了。所以,与其我们猜测稳健知晓了内部消息,不如说决策者通过敏锐的市场嗅觉,踩对了点。那么,问题来了,问什么只有李建全做对了决策,其他医用类公司却纹丝未动,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大国啊?我想有一点可以成为共识:李建全没有受所谓此次肺炎没有发现人传染人的误判论断影响,而是坚定了自己对这次疫情的判断,并且随着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坚定。一、李建全和他的批判性思维全棉时代是稳健医疗旗下2C品牌。第一次知晓全棉时代,大概是在2012年,当时路过益田假日广场时看到了它的户外广告,竟一时以为是日本品牌,这也是对国货无极致的刻板印象吧。之后的五六年里,都难得到这家品牌的更多的消息。通过混沌这堂课才知道,那几年算是李建全的至暗时刻,幸亏他坚持下来了。那么问题来了,他和全棉时代为什么熬下来了?我试着通过几个细节,来找到些答案。1、电商不能在深圳做,要搬到北京去?2012年,全棉时代做电商,有人跟李建全建言,电商团队不能在深圳组,因为没土壤,要搬到北京,才能招到优秀的电商人才。一年后亏了2300万。之后,李建全没有再随大流,而是坚定把电商团队组建在厂区,因为这样离产线近,就离产品更近。2、线上线下的货品要分开做,线上的货可以牺牲便宜?淘宝专家建议,全棉的线上产品必须是另一套,不能跟线下一样,定价、包装也都要区别出来,目的就是线上要比线下卖得便宜。这就意味着,线上货品要控制成本,甚至牺牲品质。李建全不乐意了,不能因为别人都这么干,我们就一定要这么做。在李建全看来,一切的商业的本质,不管你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一定是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去赚信息不对称的钱,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后来,他坚持线上线下一盘货,电商最终也反败为胜,2019年双十一营收达到了4.16亿。二、李建全的长期主义至暗时刻,最有力量。以上虽只是商业片段,但也能窥见一斑。1、坚持长期主义,不在于眼前的一时得失。回顾李建全的商业决策,几乎都是面向未来若干年的。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商业决策者,才敢于对流行的、当下的商业现象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看得更远。不能太急,因为它会让商业决策变形,这是李建全给我的最大启发。2、聚焦专注,单一要素最大化。虽然,全棉从最开始的做全棉母婴产品扩展到全品类,但是所有方向是没有变的,他们的核心原材料都是棉花。坚持以棉花为圆心扩充全品类产品,专注只做好棉花,而不是寻求其他新的机会点,这也是作为创新背后的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