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佐·赛依《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2)

1084

《C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K330,作于1781-1783年。此曲因在巴黎期间创作,有法国风味。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在第一主题后,接着是属调的第二主题,呈示部最后以4小节尾奏收束。发展部类似插句形式,转调频繁,再现部照原型再现。第二乐章,如歌似的行板,F大调,二段体。优美的主题呈示,又反复后进入下一部分,这一部分也加以反复,接着第二部分变为F小调,有对照性的优美情调。这一段也作2次反复,然后再现F大调的主题。第三乐章,小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在轻快的第一主题后,经过经过句,以属调表现第二主题,以小尾奏结束呈示部。然后夹着像第一乐章一样自由的发展部,进行至再现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出现后,以尾奏作终结。

《C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K545,作于1788年。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极单纯,音阶性的经过句后,以属调表现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与《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儿乎相同。在左手与右手交互奏出分散和弦音型后,为呈示部尾声。发展部承接呈示部尾声音型,a小调两手交互发展。再现部以F大调再现第一主题,C大调再现第二主题。第二乐章,行板,G大调,三段体。在阿尔贝提低音下奏出主题,变奏后以D大调像是主题衍生出的旋律。再经过主要主题的变奏后,以g小调经降B大调至c小调、g小调转调,引导七题再现后,进入尾奏而结尾。第三乐章,小快板的回旋曲,C大调。回旋主题呈示后,第一插句为G大调,来自主题的8分音符音型,第二插句为a小调。主题作第三次呈示后,以8分音符的音群构成的尾奏结束。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作于1777年。此曲是莫扎特在前往曼海姆和巴黎的旅程途中写作。第一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强奏开始,主题后半部采取弱奏的动态,在上升音型开始经过句后,以属调呈示第二主题,以颤音引导呈示部结尾。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中心,再现部除第一主题的后半段移至c小调外,第二主题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形成倒逆的配置,最后以短小的尾奏结束。第二乐章,稍慢的慢板,F大调,三段体。第一段的主题带装饰性,有强弱对比与精致的音符动态。第二段是属调的C大调旋律,不久回到主题,反复略变形的主题后开始第三段,在丰富精致的音符伴奏下,作第二段、第三段的变奏。第三乐章,温雅的小快板回旋曲,C大调。在主题展开后有经过句,承接以二连音符动态为中心的属调副主题,最后以小结尾作收束。主题第二次出现后,下属调的F大调插句一面转调,一面连接于主调的副主题,也诱导回旋曲第三次出现。最后以回旋曲主题构成的尾奏而结束。

《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K279,作于1774年。1772年春,莫扎特第三次自意大利旅行回来,又去维也纳。此曲当时是为大键琴而作。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开始于轻快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则经过a小调,进入属调G大调。发展部由G大调始,有丰富的变化,十分华丽。最后第一主题再现,第二主题也以主调出现。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在左手三连音符的分散和弦伴奏下出现,第二主题则以属调表现,以短短的尾奏作收束。发展部很短,使用第一主题音型作发展。再现部第一主题被缩短,第二主题的部分却显延长。第三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呈示后接经过句,然后是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它出现在属调之上。发展部由第二主题的音型开始,由第一主题承接。再现部按第一、第二主题的顺序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