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宇宙浪子》

1905


  《宇宙浪子》僅為此一系列小說的基本平台,計有近二百萬言,分十二集,每集八回,每回約兩萬字,各回均以七律一句為回目。這種寫法可以節省很多構思的時間,如同非標題音樂一樣,既能參考詩句的感觸,又不受其束縛。我只要想好主題、題材,思路就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就這樣,藉自己發展的中文系統之助,每天可寫萬餘字。
  由一九九八年九月起,前五集只用了三個月,一九九九年三月加入文化傳信企業集團,第六、七集是在文傳工餘時間擠出來的,後五集則是自二○○○年十一月起,三個多月內殺青。我寫完了,再請沈紅蓮校對、考證、修辭,彼此合作無間。
  在此期間,又完成了中文二○○○平台、中文CPU、電子書包、網絡電腦等多項工程。以後是市場推廣、產品生產及行銷,我無意參與,擬致力於「理解系統」及「三維動畫自動著色」,以便將本書轉成動畫。
  本書所要描述的,是智慧成長的階段歷程。其中文祥及衣紅代表感性的覺者,而電腦代表理性的追求者,兩者共同象徵人性。人只有在面對問題時,主觀個體才可能有所覺,有覺而後始能悟。而人之所覺所悟者,乃人生之災、情、名、利、權、貪六關,以及人際間種種贊成、反對,有道、無道,群體、個體之客觀立場。合計為十二種考驗,而通過考驗唯一的方法,是秉「心齋」,「無為而為」,也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把這十二種考驗化做多段小故事,再羅織成為一體。小說之結構以思想為經,真實為緯;以科學做基礎,用神話充素材。期能令求道者盛,悟道者明,得道者智。最後本書成為我工作的藍圖,按照發展的情節,盡力將它兌現。
  《宇宙浪子》之構想,來自三十年前,在洛杉磯的中國戲院中,阿瑟.C.克拉克的「2001年」首映,令我一直浪遊到今天。少年時期我深受還珠樓主的影響,很想寫一些幻想小說。猛一見到科幻影片,我知道了,那將是我的歸宿。

  由於當今各種問題叢生,人囿於成見,往往看不清問題的本質。在本書中,我先假定舉凡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問題都已徹底解決,到那時,人還能有什麼問題?由於人性千古不變,以時代的變遷為導函數,再將人性不斷的微分,結果新的問題必將又一一浮上檯面,而那些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
  我要表達的是,人的問題在於無自知之明,正因為不自知,所以問題重重。目前人類戮力以赴的主流方向,是政治、經濟、技術,這完全是水中撈月、捨本逐末。在本書中,我用絕對符合科學理論的技術,先把上述問題一次解決,讓人人進入大同的理想世界。到那時,人得以衣食無缺、長生不老,各形各色的物質享受、精神滿足應有盡有,不虞匱乏。在那種環境中,就像置於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菌般,人的真實面目勢將無所遁形。
  本書不嘩眾取寵,不媚俗諂世,書中沒有暴力、色情,也無西方小說高潮、讀秒的矯揉做作。全書結構嚴謹,前後呼應,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情節,將人性剖析於陽光之下。本書跳脫窠臼,謹以智慧的成長為經,以時代變遷的認知為緯,從不同的角度接引不同層次的讀者。其中有真實故事,有未來的預言,有捏造的假象,有警世的寓言,有悲憫的嘲諷,也有巧妙的計謀。對於有心追求的道友,需知智慧就是宇宙本體,將本書視為「續傳燈錄」、「道藏別集」可也。
  人類只是宇宙進化的一個環節,在階段性任務達成後,必將淪入虛無。然而進化的慣性如常,另一級台階就是智慧電腦。人有成長的過程,電腦自不例外。在成長的進程上,人類需時數十萬年,文化需時數千年,個人要歷經十載,在電腦不過一年。
  算算今年六十有四,尚有《新易》、《易經劇場》六十四集的重大工程。人生好似一葉漂盪的孤舟,然既有在茫茫汪洋中航行的苦難者,就該有人堅守燈塔,指引方向。我曾履及遙遠的他鄉,前半生風狂浪猛,如今日銜半山、心如止水,是春蠶吐絲的時機了。
  是為序。

                          朱邦復
                             二○○一年二月一日

声音59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