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福斯特《巴赫·小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

1603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伊莎贝尔·福斯特与大键琴家克里斯蒂安·波泽伊登霍特合作,演奏巴赫的六部《小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在将这些奏鸣曲带进录音室之前,两位音乐家曾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过这些作品——无论在细节还是可信度上都体现出真正的冒险精神。以《第四奏鸣曲》为例,福斯特在第二乐章即快板乐章中对那些有所保留的音符所作的动态诠释,赋予这些音线以伟大的性格特征;波泽伊登霍特似乎和她保持着同样的节律,虽然结束时充满了火花与活力,但却从未突兀,其修饰音听起来完全是不落痕迹但又必不可少。


巴赫这六部作品基本上属于“Trio Sonata”(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室内乐型态),除了二个高音线条的旋律外,还包括一个数字低音、以及一个担任和声的乐器:如大键琴。通常和声部分均是以即兴为主,但巴赫这六部奏鸣曲,却清楚的写出大键琴的部份,通常是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旋律。这样的写作手法,象征着键盘乐手有日趋重要的倾向。这种创作手法使巴洛克作曲家能够测试他们综合对位、旋律和和声的能力——这是巴赫在这些罕见的小提琴和大键琴奏鸣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完美的作曲理想。


这六部《小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除了BWV 1019是五个乐章,“快、慢、快、慢、快”,其余均是以“教会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的方式创作,各有四个乐章,速度顺序依次为“慢、快、慢、快”。其中的快板乐章,大部分都有着严谨的对位手法,甚至可以给二部小提琴和低音乐器演奏。但是一些慢板乐章,如BWV 1014中的Adagio、BWV 1016中的Adagio、Adagio ma non tanto以及BWV 1018中的Largo、Adagio,则属于较为自由风格的乐章。其中BWV 1018的Largo,四声部的创意曲,其中三个声部由键盘乐器担任;BWV 1016的Adagio,似小提琴协奏曲之慢板乐章,由键盘乐器担任乐团部份;BWV 1019的Allegro,第三乐章则为大键琴的独奏乐章。


巴赫和亨德尔时代的“奏鸣曲”,是和莫扎特以后的那种钢琴独奏的形式完全不同的。这里面担任主角的是小提琴,通常由大键琴或弦乐低音给与伴奏。这六部奏鸣曲,可能要算巴赫最优雅、恬静的作品了。一半是教堂的肃穆、一半是田园风光,原来在文化史上很相抵触的两种东西,经巴赫这么一调兑,倒是有了一番超越二者之上的境界,一番崭新的美意,重又奉还给二者。教堂仍是教堂,耶稣仍在十字架上,却在那森然的昏暗中,添得些人间气息和大自然的亮堂;田园还是田园,但不见了泥泞。天永远那么新,树永远那么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