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捍卫者于谦|明朝第一忠臣,为明朝续命两百年|明朝那些事儿|大宇茶馆演播

45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有人说,没有英雄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不需要英雄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

但是,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那些曾经拯救和保护了炎黄子孙的英雄,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敬意与尊重。没有他们的眼界与睿智,努力与抗争,付出和牺牲,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注定会面目全非。

而明朝景泰年间的兵部尚书于谦,显然就是这样的英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生于诗书之家,从小刻苦向学,心怀大志,严于律已,并以南宋丞相文天祥为人生标杆。两次会试落第,他并不气馁,愈挫愈奋;长期外放做官,他毫无怨言,尽职尽责。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明代宗即位,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和夺门之变,都是明史中特别重要的大事件。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变数、伏笔与疑点;每一件事,都深重影响了大明政权的盛衰,甚至中国历史的走向;每一件事,都能留给后人太多震撼、反思和唏嘘。

声音100评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