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伟大钢琴家《莱奥·费雷雪》

1629

这张专辑收录了莱奥·费雷雪的演奏录音,包括莫扎特、李斯特、科普兰、韦伯、拉威尔、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

莱奥·费雷雪(Leon Fleisher)美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演奏准确而完美,强调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内涵。师承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钢琴巨匠施纳贝尔(Arthur Schnabel),并深得其真传。施纳贝尔是公认诠释德奥派音乐作品如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人的权威,他在技巧之外,更重视音乐性的呈现。而费雷雪也承袭了老师的音乐理念, 即便是在年轻时,就已成为一位技巧与内涵并重的音乐家。

费雷雪演奏的莫扎特就纯粹是柔软而有浮力的。纯粹论者可能会质疑他将音乐里许多顿促音平滑地弹奏过去,为何他在第一乐章结束之前以浪漫化的方式拉回第一主题,为何他倾向在重拍之前弹奏优维的音符。然而高超的技巧、反复无常的旋律线、不缩短最后一个乐句的长度、乐句之间的呼吸,都留下了令人不可抹灭的印象。与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做个平衡的对比,他要做的是计数戏剧性的高峰时机,统一它外散的主题而创造出一个内聚的动力;只是挑战它要注意的是,想要维持右手的紧张的冲动与深度进入八度弹奏,常使得钢琴家累得自己都搞不清在做什么。费雷雪的想法较与维也纳古典传统里的贝多芬接近,而较不像浪漫传统里的华格纳。他在交响模式之下,毫不休息地驱策(即使已经有柯尔托与霍洛维兹长度在25-26分钟之间的版本),仅留下一点点让抒情呼吸或是架构统一的空间。这首曲子在思维上的认知是“一首庞大的浮士德音诗,在其中葛丽卿、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各扮演着超凡、救赎和虚无的三种原型角色。”这乍听之下似乎不是他的演奏方式,一开头就提前涌现他的冲动,而且有时落于轻率之嫌,纯粹的粗鲁,想要营造出神秘感又没有办法准备充分,是个十足年轻人才有的演出(费雷雪当时31岁),刺激但却缺少细腻的表情;但相反地,我们听听他在两个月后录制的韦伯《第四钢琴奏鸣曲》,较没那么吓唬人,他混合了忠于原谱的发展、充满华丽技巧的想象与忧郁的沈思;在费雷雪1957年录制的《帕格尼主题狂想曲》里,你将不会发现特别浪漫的音色,或是会让其它钢琴家屈就的那种丰富宏亮声响与节奏,而掌握紧绷着的旋律,结合演奏本身,产生交响乐的涌流,将音乐结构具象化,才是最重要的。

伯恩斯坦说:“我喜爱艾伦(指柯普兰)的音乐,它是巨响式的,但那就是你必须拿来演奏(这首奏鸣曲)的方式,而且它也是细致优雅的,细致优雅是它的其中一面,而粗鲁则是另外一面。”费雷雪并不是第一位去演奏、或录制柯普兰《钢琴奏鸣曲》的人,但他在这首曲子上表现出重大的诠释,如同霍洛维兹之前演奏巴伯《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灵敏地将三个乐章统一在具创造力的精妙之下,而且在触键与音量上的多变使之呈现爵士化、诙谐性与表达上的稳固性。他似乎要在这首“简要而魁悟”的曲子里寻找“它的硬质性、刚健性、表达非关情感的美。”

声音46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