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诗歌

4178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对藏南门隅的扎西丹增一家而言,是不错的一年。这一年,扎西丹增的妻子次旺拉姆为他诞下了儿子仓央嘉措。而与仓央嘉措而言,他传奇而又短暂的一生也就此拉开帷幕。
此后,他成为了五世达赖的转世灵通,被康熙皇帝敕封为六世达赖,是名义上这雪域最大的王;但他这个“雪域最大的王”终其一生,却也终究是桑结嘉措的傀儡。于是在六世达赖的身份之下,不甘的他又成为了这世间最美的情郎,流浪在拉萨的街头。
他是诗人,亦是僧人。但或许正如后人所加于他身上的附会之词一般——他大抵是来这世间度情劫的吧;就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桑结嘉措倒台之后,他也被康熙帝敕令入京,但是年仅24岁的他,在行至青海湖时圆寂结束了他这短暂的一生。
在他的身上也留下了令无数后人感怀的诗歌以及秘密。
成为桑结嘉措的傀儡
在西藏地区,由于藏传佛教的影响力,世俗的权利在名义上是要归于达赖喇嘛的,也就是说达赖是最大的王,是权利来源。他有权敕封“弟巴”,第巴即为藏语中的酋长、头人,也就是俗称的藏王;并由第巴负责日常的世俗上的行政事务。这样的权利构成,事实上也就造成了第巴极容易独掌大权。
另外,关于达赖喇嘛的传承上,则是依托于藏传佛教上的“转世灵童说”,在上一任达赖去世之后,则就要从藏民新生儿之中选择新一任的继任者。
1682年,五世达赖罗桑加措圆寂。但此消息却被他的弟子时任第巴桑结嘉措封锁。
至于原因,则与当时西藏复杂的、尖锐的社会关系构成有关。一方面,藏传佛教中存在着四大教派即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各个派系之间,矛盾重重。
另一方面,由于清初时黄教联合了蒙古部中的和硕特部才击败了此前执政的藏巴汗、白教。而和硕部的汗王也是实力雄厚,逐渐又成为了黄教的威胁。
于是,时任藏王桑结嘉措便选择秘而不宣,隐藏了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谎称其入定,一切事务交由自己管理。
桑结嘉措自然也知晓要隐藏达赖去世显然是不可能的,便开始寻找下一任转世灵通。地处偏僻的藏南门隅也就成为了极好的选择地区,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2岁的仓央嘉措成为了那个抓取前世达赖遗物的幸运儿,也就是六世达赖。而对这件事情的初衷,仓央嘉措伊始就只是被桑结嘉措当做“备胎”而被豢养的傀儡而已。
在日后的十几年里,桑结嘉措都一直在积蓄力量,试图对和硕部说不。但就在1696年,原本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康熙帝却从噶尔丹战俘口中,得知了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在听闻这样的消息后,康熙帝自然勃然大怒。对于桑结嘉措的这种隐瞒,他甚至准备兵戎相见。
桑结嘉措自知无力抵抗,便上书请罪,而被他豢养了十几年的仓央嘉措也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成为了新一任的达赖喇嘛。
无处释放,他成了情僧
但是,仓央嘉措的达赖喇嘛身份却只不过是象征意义的而已,在桑结嘉措的把持之下,他毫无实权。此时只有14岁的他,只得被桑结嘉措安排在布达拉宫里学经修道。可对于出身红教而且已经逐渐长大的仓央嘉措而言,他自然不甘心于被摆布的命运。
内心的矛盾,现实上的残酷也让仓央嘉措一直在找寻一个“发泄口”。于是,情感便成为了这个支点。尤其是在闻知初恋被桑结嘉措处死之后,心如死灰的他终于开始纵情声色。
在白天,他仍旧是那个坐在布达拉宫里正襟危坐的雪域之王,但是每到夜晚降临,他便化名达桑旺波成为了沉湎于酒家、民居之中嬉戏人间的贵族公子哥。
他邂逅过美丽少女卓玛,也轰轰烈烈的爱过,可他的这场爱却给卓玛带来的是杀身之祸。没错,桑结嘉措害怕对手将仓央嘉措的消息上告康熙帝,于是他选择了最正确也是最无情的手段,将卓玛处死。
仓央嘉措无能为力,他忏悔的写下:“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而写诗,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个支点。他的诗歌中有欢欣、有惋惜、有坚贞、有怨尤,似乎每一句都是有生命的,你总能感觉到他对自由、美好的追求,更能在诵读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句。
无论是“我是佛前一朵莲花”,还是“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却从未放下过你” 。大抵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的这般痛彻心扉吧?
结局悲惨
但他可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吧?当桑结嘉措在隐忍了近二十年之后,当和硕特部的拉藏汗新登汗位,双方的矛盾日渐加深之时桑结嘉措终于决定放手一搏了。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性。就在1705年,桑结嘉措密谋毒害拉藏汗,却事情不密被发现了。等待桑结嘉措的是拉藏汗的怒火,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也让桑结嘉措大败。就连桑结嘉措本人也被拉藏汗杀死,事后拉藏汗上书奏陈,而原本身为傀儡的仓央嘉措这一次就连当傀儡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看到了拉藏汗奏陈上的仓央嘉措不理朝政、沉湎酒色之后,更考虑到了拉藏汗势不可挡的崛起后,康熙帝终究是选择了正确的处理方式,他下诏将仓央嘉措“诏送京师”。
在途中,信奉藏传佛教的喇嘛们曾成功的解救了仓央嘉措,可是细思量之下,这位情僧还是选择了顺从,继续进京之路。可是,刚刚行至青海湖,他便圆寂而去,终年不过24岁。
从仓央嘉措的一生而言,他一直是那个被摆布的傀儡。他有才华,但却始终苦于无施展之地。最终,也只能选择以诗寄情,以肉体寄情。
或许这些也正如他所说的那句“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一样吧。从农奴到成为六世达赖沦为傀儡,24岁终圆寂了却一生,这大抵是轮回吧。

声音25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