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图尔·施纳贝尔》

2279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施纳贝尔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的钢琴作品。

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 1882.4.17-1951.8.15)美籍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他擅长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在对贝多芬音乐的贡献主要在于对演奏者的彻底解放。他懂得诠释艺术中最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个性。

阿图尔·施纳贝尔1882年出生于现波兰克拉考附近的里普尼克,1951年在瑞士锡维茨州的穆尔沙赫逝世。施纳贝尔七岁在维也纳由舒密特启蒙学习钢琴,后来跟随莱彻帝茨基继续学习,1890年首度登台演出,1900年移居柏林,1905年与女低音泰瑞莎·贝尔结婚,两人合作过不少场音乐会。施纳贝尔除了独奏也参与室内乐演出,1921年首度到美国演出,1925年起同时兼顾教学与演奏(柯颂是他的学生)。贝多芬与舒伯特在1927到1928年逝世满百年,施纳贝尔也在这段期间的音乐会排出这两位作曲家的钢琴奏鸣曲全集,1935年录下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希特勒掌权后,施纳贝尔被迫于1939年移民美国,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1951年在纽约举办个人最后一场音乐会。施纳贝尔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自己只是个钢琴家,他精通钢琴历史的程度不下于他所演奏的贝多芬与舒伯特。

提到施纳贝尔,不能不想到贝多芬。这张专辑收录的是他三次录制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的第一次(另两次分别在1942和1946年)。当时他五十岁,诠释理念已基本笃定,后两次录音并没有特别差异,乐曲长度差距也都在一分钟内。这个1933年的版本是最“轻”的一个,冥想而不让人感到沉重。第二乐章装饰奏创造出令人毛发倒竖的张力,第三乐章则有令人愉悦的幽默感。也许偶而有人指称施纳贝尔并不是一位真正好的演奏家,这是对莱彻蒂茨基“求广”一说的误解;无可否认,施纳贝尔确实可能在音乐会上紧张怯场,在录音室和大众面前地无法怡然自在,他平常的练习也多倾向处理乐句轻重、质感和音色,而非锻练无懈可击的超技。不过如同他挪揄纸卷钢琴业务代表所说的一般,他也确实拥有超过三十三种以上的钢琴音色。施纳贝尔有种过人的天分,就是能惊人地演奏轻音和高雅音色,也能演奏出富有表情的颤音,尤有甚者,他也是少数能把钢琴当成打击乐器处理的钢琴家之一。我们在此听到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便是这样既诗意又光采丰富的一首乐曲。

他的《华德斯坦》奏鸣曲从一开头就展现惊人的狂野能量,但是进入第二主题时,施纳贝尔却让我们知道不必改变速度和弹奏法,也可以让表情转变成高雅宜人。慢板乐章所浮现的神秘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它非常慢,但施纳贝尔完全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就是有办法让音符的空隙也使人觉得充实。

施纳贝尔在1942年录下贝多芬两首晚期奏鸣曲,但因为大战爆发,因此贝多芬奏鸣曲协会并没有出版。施纳贝尔的演奏概念和1932年版是一样的,只是气氛变得比较阴沉。1937年施纳贝尔录制《狄亚贝里》变奏曲真是个神圣的时刻,施纳贝尔和贝多芬一样,既是个哲学家、又有直率的幽默感。他向听众传递着作品里的趣味,以及作曲者最顶峰的音乐成就,并为大众开启了通往至极乐园的大门。

声音46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