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经

132

《大悲经》是一部佛教经典,内容主要记载了佛陀临涅槃时,以正法付嘱迦叶、阿难等人,并宣示了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该经共分为十四品,包括梵天品、商主品、帝释品、罗侯罗品、迦叶品、持正法品、舍利品、礼拜品、善根品、布施福德品、殖善根品、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殖善根品和教品。

《大悲经》强调了佛陀对于一切众生的慈悲与关怀,以及通过修行和供养舍利等方式,可以获得解脱和涅槃的重要性。该经也提到了多位菩萨和比丘在修行过程中的表现,展现了他们如何克服障碍、追求智慧和慈悲的修行道路。

在历史上,《大悲经》曾经有过多个译本,如北齐天保九年(570年)于邺都天平寺译出的版本,以及宋、元、明三本和西藏本等。这些译本在佛教传播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佛教信众提供了宝贵的修行指导和智慧启示。



声音5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