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2133

Every time I fi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ey change it!


这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克莱恩的哲学笔记,他自称这些摘抄为“金句”。

从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再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关于生命的意义,每一个流派提出的问题恐怕比给予的答案还要多,然而,有时候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比如:

宇宙有统一的计划或目的,还是仅仅是一大群原子的偶然聚合?意识是宇宙的永恒部分,还是仅仅是一个小小星球上转瞬即逝的偶然事件,善恶对宇宙来说重要吗?还是仅仅对人类而言才有意义?

……

以上问题来自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哲学的价值》。


丹尼尔.克莱恩认为这种思辨属于头脑享乐主义,我思故我爽。


尽管每个人都受困于时代以及自身的常识,但如果停止思辨,世界将成为一个确定的、有限的、明白无误的场所,日常事物激不起任何疑问,好奇心消亡……哎呀,那就太可怕了。


所以,偶尔精神 zi-wei 一下又何妨?至少能爽到,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