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读书会

5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行为影响态度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会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升国旗唱国歌就是一种用仪式和行动来塑造爱国信念的行为。


实验证明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对那个人的好感,帮助别人通常会增加对受帮助者的好感。所以,如果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行为会影响态度的三个可能性原因:


1、自我展示理论认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


2、认知不协调理论则认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例如,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往往会过高的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3、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


行为影响态度理论的实践应用:


1、调节情绪


“慢吞吞踱步一分钟,同时眼睛一直向下看”等沉默、孤寂的行为动作可以使自己快速体验到沮丧感。而相反的,“大步流星走上一分钟,同时甩动胳膊并直视前方”等活泼激烈的行为则能使自己迅速变得心情舒畅。


2、改变习惯


想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


要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他。


3、代替思考——最好的思考方式就是行动。


如果我们想在某个重要的方向上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者灵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付诸行动,尽管有时候我们并不情愿这么做。这种态度——依从——行为的现象既不是不合理的,也不是什么魔法,它会促使我们去行动,可能也同时促使我们去思考。写出一篇评论或者说出一种相反的观点会迫使我们去思考可能被自己忽视的观点,而且当我们主动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某些事情时我们会记得最牢。


所以想做一件事情时,不要过分“深思熟虑”,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果断开始,边做边想才是最好的方式。


 


信念固着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信念固着。这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


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从而我们也就成了自己思维方式的囚徒。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就越会接受支持我们理论的信息,而对挑战自己理论的信息视而不见。


有什么方式能够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呢?唯一的方式就是解释相反的观点,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谁在塑造我们


“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这句话,大部分人都会表示赞同甚至深信不疑。而且我们也常常会用有没有教养来评价一些人。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如此,那同一个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应该差不多才对啊,但是调查显示,同一个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之间的差异与众多家庭中随机抽取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研究发现,基因的影响大约可以解释人格特性中50%的个体差异。共享的环境(包括共享家庭的影响)只能解释010%的人格差异,而剩下的40%50%的差异来自身边同伴的影响。在很多场合和渠道,我也常常听到类似“想了解一个人,看他身边最常接触的5个朋友就行了”的观点。中国古人说的“择善友”也是同样的道理,甚至我突然理解了学区房文化和圈子文化存在的原因。


我们是环境的产物还是社会的建筑师


情景和个人之间双向的联系使我们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我们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建筑师,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那么是不是哪一种说法更为明智呢?从某种角度上讲,把自己看作环境的产物(否则我们一方面会因为自己是社会的建筑师而过分骄傲,另一方面会为自己的问题而过分指责自己),同时把他人视为自由的行动者(否则会变得过于集权和专断)比较明智。


也许我们按照相反的方式理解会更好——把自己看做自由者,同时关注他人受到的环境影响,这样我们看待自己时会更强调自我效能,同时在看待他人时会更理解他们的处境(如果我们认为他人是受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这样我们就会更可能理解他人,而不是简单的把其不良行为归因于“不道德”“残酷”“懒惰”)。


 


你没那么受关注


焦点效应


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地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有这么一个实验: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一件BarryManilowT恤进入一个还有其他学生的房间,穿上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会有一半的同学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只有23%


透明度错觉


与焦点效应相关的还有一个透明度错觉。我们总能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的表现出这总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比如生日会上忘记准备礼物,自己可能会非常懊恼,而别人往往远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关注此事。


 


从众和逆反


从众的群体规模


实验表明,5个人以下时,随着人数增加,能带动的从众效应会随之增加,当超过5人时,能引发的从众效应会递减。所以,在营销过程中(尤其是线下),配合的“演员”不宜过多,过犹不及。


那些看起来更权威、更专业或者穿着讲究的人能够引发的从众效应更为明显。


逆反


个体非常看重自己的自由感和自我效能感,所以,如果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的自由感时,他们常常会反抗。所以,当我们想要某人去做一件事情时,最明智的办法是给他们选择(把命令变成选择),而不是下命令,在孩子的教育上尤其如此。


少数派存在的意义


从自己群体内所产生的异议中,人们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新的方式重新思考,并且常常会做出更具创造性的决策。人们总是不喜欢任何形式的争论,但是争论往往会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好的路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个性的绝大部分源于一种基本冲突,即个人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愿望与履行负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的职责必要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发生在精神的三个系统之间——本我、超我、自我。


本我


本我以直接的满足为导向——这是精神中的派对狂。它根据唯乐原则行动;也就是说,行为受快乐最大化和逃避痛苦的基本需求支配。本我是自私而不合逻辑的,它把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指引向获得快乐的行动而丝毫不考虑后果。


超我


超我是自我的平衡物。这一系统本质上是个人道德心或良心。它内化了社会准则(尤其是父母所传授的准则),试图阻止本我寻求自私的满足。


自我


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系统。它基本上是诱惑与道德间的调解者。自我试图根据现实原则平衡这两股相反的力量,以此通过外界所接受的方式来满足本我。这些冲突发生在无意识层面,因此人们不一定明白自己的行为的潜在原因。


 


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说,社会化的自我又是一个复杂的自我,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多面自我


在多变的关系中,我们的自我也不断变化。可能和父母在一起时我们是一个样子,与朋友在一起时是另一个样子,独处时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种状态的转化常常会使我们怀疑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其实每一个都是真实的自己,是我们面对不同环境所唤醒的另一面。也许父母、同学、同事眼中的我们会差异很大,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这是自我的多面性造成的。


2、可能的自我


我们的可能自我包括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富有、苗条、充满激情的爱与被爱的自我。同样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失业的、没有人爱的、学业上失败的自我。这种可能的自我会用我们所渴望的生活远景的特殊目标来激励我们。


3、相互依赖的自我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相互依赖的人在与家人、同事和朋友完全分开后,会失去那些定义自己的社会关系。他们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有很多个自我:与父母相处的自我、工作时的自我、与朋友一起时的自我。


声音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