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孝指的是什么?

2022-12-24 02:23

2022-12-24 04:38
另外“两孝”其实是贬义词,还是说的不孝,就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思进取,不去工作;还有一个不孝指的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特别的顺从父母之意,就算父母有错,子女的不仅不加以改正,而是还顺从,这样就陷亲情为不义。
更多回答

另外两孝分别指的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众所周知,有很多的俗语都是古代人经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得到然后流传下来的。其中我们经常说”百善孝为先“,因此每一个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都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孝顺的人,当然这个”孝“不单单就是对于父母,还是对于他人的善良。而对于自家香火的延续在以前是非常重视的,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如果没有子嗣的话,就相当于自己断了香火,那这就是不孝的表现。这也就是三孝中的无后为大,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下其他两个。

01: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这种人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有点类似”妈宝男“,什么都听父母的,确少自己的主见。虽然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按道理来不管他们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毫不保留的去支持他们才对。但是这其实是不理智的行为,如果父母的行为其实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应该心中所为自以为是的”孝顺“就不管他们,反而会把他们引入歧途,这样的行为是十分错误的做法。所以前辈们也警惕着我们这其实是不孝顺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做到冷静分析,理智行动,这样一来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也是最自己成长最好的礼物。

0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这一种情况是指那么本身家里就很比较贫困,上有老下有下,本来生活就已经是十分的窘迫了,又遇到孩子自己又没有本事,成绩也不好,并且还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着别人来伺候他,这无疑是给生活雪上加霜啊。因此前辈们就提出来这就是不孝的,他们的行为是没有一个作为子女的责任心和担当,更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另外两个一个是不能做到忠君,做人无法恪尽职守坚守正义,做不了这样的人也是很不孝的行为。再一个就是做人不能恪守道德,不能以较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
在古代中的的不孝有三其中除了没有后人子嗣最大,其次的两个分别是将亲人陷入不义之地,还有就是年迈的父母,自己却不跟父母分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