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洞被称为死亡天体?

2023-01-06 19:32

2023-01-06 22:13

黑洞是宇宙中最迷人的存在之一,向来神秘的事物都伴随着很强的危险性,黑洞就像毒蛇一样,迷人却要人命。黑洞之所以被成为死亡天体,就是因为它们潜伏在星系深处,看似没有危害,但是能够把经过的一切事物撕碎,然后被吸收。

那么黑洞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当一个恒星准备灭亡,核心在重力的作用之下迅速的收缩,发生强力爆炸。但是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收缩过程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剩下就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任何靠近的物体都会被吸进去,

这也就是黑洞。

更多回答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黑洞所吞噬,但是黑洞却不会受到影响。


因为黑洞质量真的是太大了,甚至可以说,目前都还不能进行一个非常准确的估计。所以很多的星体质量与黑洞相比,简单就是不值一提,不具备比较能力。所以从万有引力的角度出发,虽然两个物体受到的相互作用的力是一样的。

但是,因为质量更大的物体,往往惯性也更大,所以一般都是黑洞吞噬其他星体或者物质,而不是其他物质吞噬黑洞。也正是因为如此,黑洞才被称为死亡天体。

黑洞最初要比现在小得多,它们在宇宙早期形成时可能只有中等规模。经历了宇宙尺度的时间,这些黑洞不断吸收气体和尘埃,与其他黑洞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巨无霸的规模。

黑洞就是由大质量恒星演变而成的。除了演变为黑洞,质量稍小的恒星最终会成为白矮星,中子星等,无论是白矮星还是中子星在之后漫长的时间界都会成为黑洞的一部分。

不过黑洞的概念目前也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科学家们并没有真正发现任何一个黑洞,它只是爱因斯坦光子相对论下的一个理论产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