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弹性形变及弹性的定义

2022-06-18 06:03

2022-06-18 06:15
弹性形变 是指固体受外力作用而使各点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当外力撤消后,固体又恢复原状。

用胡克定律计算时一定要记住:
f=kx k:弹性系数
f:物体所受到的弹性力
x:弹性形变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行遍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的弹性行遍消失弹力也就随之消失.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4⃣️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更多回答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称为弹力,包括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1.直接接触;2.有弹性形变。
直接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前提条件,若无接触,也就无弹力可言。如图1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桌子受到B对它的弹力(压力)作用,其弹力大小为(m1+m2)g;若说成桌子受到A的弹力和B的弹力作用,它们分别为m1g和m2g,那就错了,因为桌子与物体A根本设有接触,它们之间也就不会产生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能产生弹力。例如将两个直径均为d的小球1和2,放入一个内径为2d的容器中(如图2),此时球1与球2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无挤压,没有发生形变,也不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弹性形变:固体受外力作用而使各点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当外力撤消后,固体又恢复原状谓之“弹性形变”。若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则称为“范性形变”。因物体受力情况不同,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有四种基本类型:即拉伸和压缩形变;切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弹性:在物理学和机械学上,弹性理论实描述一个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或发生形变。
固体受外力作用而使各点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当外力撤消后,固体又恢复原状谓之“弹性形变”。若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则称为“范性形变”。因物体受力情况不同,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有四种基本类型:即拉伸和压缩形变;切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