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和狐狸

2023-11-14 17:21

2023-11-14 19:07
2020年1月6日  周一  深圳  晴 91/1000

古希腊有句谚语: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言即:狐狸很聪明,有很多主意和想法,成天怀疑的这事和那事,还会搞很多小动作,耍很多小聪明。而刺猬很执着,你来攻击我,我就把身体蜷缩起来;你不打我,就放开脚步往前走,我没有其他多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朝前走。

可以根据这个谚语,理解本书所说的三种类型的人:狐狸型、刺猬型、狐狸+刺猬型。

狐狸型

狐狸型的人很敏感,遇到事情容易改变,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掉头,根据形势的变化有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策略,他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外在形象,他(她)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等。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歌德等。

狐狸型的人重视环境的变化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容易模糊目标和焦点,遇到问题时总是回头、总是避开困难、总是换个方向走,最后有可能很难达成目标。

刺猬型

刺猬型的人物与狐狸型人物刚刚好相反,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里,拒绝变化、拒绝反思自己。刺猬型的人,重视目标的单一性和纯粹性,而忽视手段的运用,就是俗语说的:一根筋走到底,一条路走到黑。

狐狸和刺猬的悲剧在于彼此缺乏对方所具有的能力,一个善变、一个刻板。如果把刺猬始终朝前的方向性和狐狸遇事善于改变策略的敏感性相结合,也许就能孕育出大战略。因为有了

狐狸型+ 刺猬型。 他们结合,更容易产生大战略的思考,更容易成功。

书中讲了很多经典的故事,我记住了第一个故事,因为好记忆,中学历史教材里面也提到过“希波战争”(为何我上中学的时候没有搜到类似的故事,我那会学历史都是硬背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为此小叹一口气),那就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吧:

波斯的国王薛西斯,他的爸爸叫大流士,大流士在攻打希腊的时候,遇到了马拉松战役(没错,你联想到了长跑,马拉松长跑就是源于那场战争),大流士最终含恨而终。

薛西斯长大后,经常跟人讲,每天能看到他爸爸的灵魂找他,要他去攻打希腊,自己在那场战争中死得比较冤,一定要去报仇。

有一天薛西斯告诉了他的叔叔阿尔达班这件事情,他叔叔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呢?再说你爸爸去攻打,都输掉了,我们如果再去攻打,岂不是劳民伤财?薛西斯说:“如果你不信,你今天化妆成我的样子,住进我的皇宫,你看看我爸爸会不会说要我们攻打希腊?”薛西斯的叔叔阿尔达班在半夜果然看到了大流士的鬼魂,于是两人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决定攻打希腊。

途中遇到的第一场战争波斯希腊温泉关之役,就是那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斯巴达民族很强悍,从来不修城墙,认为自己手上的刀和剑,就是城墙,定能赶走外来侵袭(最近某国内一部古装电视剧,也融梗了一次这个传说,意思大致相同,某天无意中扫了一眼,没有仔细记住剧名)。这场战役,斯巴达300勇士全部战死在战场,而薛西斯率领的大军得到的是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这是薛西斯出征后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

后来在路上要跨过赫勒斯滂海峡,为了过海,薛西斯率领人们把船连接起来,上面搭上木板,形成浮桥过海峡,因为刮风,大量的士兵掉进海里。刺猬型的薛西斯疯狂地抽打海水,认为是海水阻挡了他们前进的脚步。最后终于到达了欧洲大陆。

给他们带来最大困扰的是狮子,狮子在半夜拖走了大量带货物的骆驼,狐狸型的叔叔阿尔达班看到一路这么多的困难,开始退缩,和薛西斯大吵一架后带着部分士兵回了波斯。薛西斯继续前行,占领了雅典。在最后的海上决战中,薛西斯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军队根本不会海战,甚至游泳都不会,最后波斯军队惨败,薛西斯带着最后剩下的很少的人回到了波斯。

薛西斯有很远大的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样的对策,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他完全没有想,而是弥足自信于自己的强大和愿望;而他的叔叔却只是想到了还有很多的困难要遇到,逃回波斯更安全。

……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智者能够同时在脑袋里持有刺猬式和狐狸式两种不同的想法,有目标有行动有策略,这就是 大战略思维 。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