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在国歌声中英勇奋斗,自强不息,建设祖国的动人故事

2023-11-20 08:14

2023-11-20 10:54
王进喜 ,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46年1月
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在兰考遭自然灾害,危难之际,焦裕禄受河南省委开封地委组织部之命,出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协助抗灾。河南省兰考县,受风沙、水涝、盐碱“三害”困扰历历史久远。每逢荒年,难以计数的兰考人离乡背井乞讨为生前任王书记将改变兰考贫瘠面貌、开展县委工作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其他干部工作情绪低落,都想通过各种关系调离兰考。县委会上,委员们各怀心思、怨天尤人。焦裕禄提议大家到火车站看看灾民们。寒风凛冽、飞雪漫天,数千灾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地蜷缩在车站的每个角落,等待乘车外流谋生,而站台上的救灾物资已堆积了八天之久。焦裕禄难抑内心激愤,命令县委和政府机关全体干部到火车站分发救济物资,并取消了县委干部们的特殊供应证。此行动得到多数委员的支持,却触怒了主管分发救灾物资的另一县委负责人。由于工作指导思想和方法的分歧,两人矛昏口深。不久地委组织部门调整了兰考县的领导班子,任命焦裕禄为县委书记。焦裕禄不顾肝病折磨,全身心地投入救灾丁作中。民众受到感染,纷纷加入这场艰巨的运动。焦裕禄的得力助手、园艺场老场长因劳累过度、长期缺乏营养.活活累死。焦裕禄深受震动.决定为工作最累、条件最苦的基层干部每人补贴50斤粮食。另一县委负责人将此事密报地委告状。风闻焦裕禄要受处分的兰考群众围住赵专员喊冤,他们的举动证明了焦裕禄的磊落之心。暴风雨冲垮房屋,淹没农田,焦裕禄坚持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带领群众挖沟排涝、抢救庄稼。就在他强忍病痛抗洪救灾的同时.另一县委负责人却称病住院。长期艰辛的工作使焦裕禄肝病恶化。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被送到郑州治疗,兰考群众沿街相送。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终年42岁。1966年春,他的遗体波运送回兰考,根据他的遗愿安葬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数万兰考群众送葬,悲声震天……


更多回答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国歌声中展开了一场精神力量的战斗,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追求进步,建设属于自己和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受了无数次的磨难和苦难。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让中国陷入了亡国灭种的边缘。然而,在这时候,国歌声响起,呼唤中国人民拼搏、冒险和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歌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传唱。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到工业化建设,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中国人民渐渐实现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现在,国歌声依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唤醒了我们要追求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进步,不断创新和发展,让中国成为更强大、更繁荣的国家。中国人民正以其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建设着崭新的祖国—充满和谐和幸福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