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原版故事

2023-11-21 17:31

2023-11-21 19:38
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避免泄愤连锁反应
人的不满情学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回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踢猫效应的故事
[编辑本段]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主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何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有人能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因此,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了自己的一切.有人提出了批评,不管我们接不接受,至少批评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犯了错误,会使我们引起警觉.只要我们注意,那么,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就会少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批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里是少不了的.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评指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诱惑的社会,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批评能让我们警钟长鸣,即使批评错了也能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无须因为受了批评而生气.批评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应该善待批评.
一个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从善如流,少犯错误;如果善听批评,就能做到虚怀若谷,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若听不进批评,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刚愎自用,固执错误,这样的人,早晚要摔跟头.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记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让我们一时生气,但只要我们能冷静下来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评中受益前进.生活中有人批评,是一个人的福气.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