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为什么能使人心情愉悦

2023-11-22 15:41

2023-11-22 19:12

一年里总有那么多天的下午,面对昏昏欲睡的受训学员,作为培训师的我都要靠笑话让他们兴奋起来,TTT(Teach to teach)概念之中,这被称之为“提振”。

按照常理来说,提振效果最好的,有这么几类——

荤段子。

政治段子。

骂老板的段子。

富于曲艺性质的小段——快板书、顺口溜、太平歌词一类。

与他们职业相关的段子。

家庭关系(夫妻、婆媳、亲子)的段子。

不幸的是,前三种我不能讲,第四、第五种在很多的场合我不会讲,所以我一般会讲第六种,顺便融入一些心理学的小知识。比如,讲到“锚定效应”时,我会把怎么说服老婆让自己买个单反? 里面的故事将给大家听。
同学们哈哈一笑,一个下午的课程也就有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开始。

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本问题——
发笑只是笑话引起的表情,真正与笑话高度相关的心理机制,其实是笑话所诱发的高唤醒的积极情绪状态——提振。从听到笑话到笑,其实有相当的中间过程。
这样一来,咱们的问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深化:笑话是怎样诱发高唤醒的情绪状态的呢?换句话说,笑话是怎样起到提振的效果的呢?
“幽默即智慧”,一定程度上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创造性。
创造性,是笑话的第一要素。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笑点高低,就是对笑话中创造性的领悟倾向和领悟能力的个性化差异。
我们来看一个笑话:

你笑了吗?可能笑了也可能没有。
你觉得我给我姥姥讲这个笑话,她会笑不?我跟你保证她肯定不笑。
世上不存在某个人笑点高低的问题,只有他对笑话所讨论的事件的理解程度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荤段子、政治笑话以及骂老板的笑话那么有市场的原因。
因为很多人没听说过莫比乌斯带,但是很少人不懂男女之事、不八卦政局风云、不对老板心存芥蒂。
笑话,是一种讲求创造性的语言产品,创造性是它最重要的成本。
2009年,Kaufman和Beghetto提出了“创造产品”这个概念。而“创造产品”被由高到低区分为四类。

大创造。也叫杰出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这一类。

小创造。也叫日常创造,日常工作中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和突然感悟。这种创造的能力现在我们认为是一定程度上可测量的(Amabile,1982)。

微创造。指的是个人对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或事件做出的有个人烙印的诠释。比如练习弹吉他的时候,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弹奏方法,开发个性化的技巧与手段。微创造是让一个人从新手构筑成为专家的心理水泥。

临创造。指的是技能娴熟的人进行的专业化创造——比如说设计画个新海报,策划出个新方案,段子手编个新段子。

笑话,我认为可能出现在小创造、微创造和临创造的任何一个之中。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笑话肯定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创造性思维,与情绪之间是互相唤醒的关系。
2008年,Bass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终于完成了长达数年的涉及66个单项,7000多个被试的研究,系统探讨了情绪和创造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我们上便提到的“小创造”与积极情绪是互相唤醒的关系。

创造性事件能唤醒积极情绪。而这种唤醒的程度,与创造产品的质量高度相关。一个一般的创造产品,只能唤醒低水平的积极情绪(比如平和与放松);而一个高质量的创造产品,能够唤醒高水平的积极情绪(高兴与惊喜)。这很好地解释了听笑话后微微一笑与前仰后合的区别——笑话也是有水平高下的区别的。

个体情绪也会影响创造性。中性情绪与低水平的负面情绪(郁闷和悲伤),跟创造性的关联不大。一些高水平的负面情绪(悲痛和恐惧)甚至会降低认知灵活性(创造的一个子维度)。但是2010年,Hennessey和Amabbile的研究发现,有的时候,高唤醒的负面情绪也能激励创造——也就是狗急跳墙的意思。

好了,综上所述:笑话有创造性内涵,创造性与积极情绪能够互相唤醒,积极情绪会诱发人类笑的表情。所以,听了笑话会笑。
下面是课后思考题时间:
为什么听到冷笑话会冷呢?!

更多回答
人开心时 大脑会分泌某种激素 使人愉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