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钱给家乡体现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3-11-24 16:44

2023-11-24 19:39
今年四月,扬州大学生薛禹的父亲因肝坏死,急需数十万手术费用。薛禹在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借遍亲戚朋友后,又通过网络众筹善款近15万元。遗憾的是,薛禹的父亲身体达不到换肝要求无法进行手术,最终病逝。薛禹“凭良心办事”,忍着悲痛开始寻找核对帮助过他的人。尽管15万善款来自3000多名爱心人士,但薛禹还是通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一一联系上并返还,一分钱也没留下。大四学生闫诚收到退款后,把钱重新打回去,可还是被薛禹退了回来。闫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说:“这是一个重信用的男子汉,他的坚强深深打动了我,返回的善款让我的爱心得到了延续。”“退还多余的善款是可贵的道德自觉。”扬州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杨延红评价,薛禹的“认真劲儿”是对善良、诚信的坚守,这种“不让爱心受伤”的行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比如,去年九月,陕西兴仁县一名女孩身患重病后,宝鸡一家公益组织为其募捐20多万元。女孩的病情稳定后,她的家人退还了12万元“爱心款”。还比如,曾引起媒体和公众褒扬的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吕江(化名)用3年时间践行了“一诺千金”四个字,他在参加工作后不忘践行承诺,寻找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用积蓄一点点地归还捐款……

  媒体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褒扬以善报善,正是因为人都有利己之心,都有物欲之惑,如果没有植根于内心的良善作支撑,这种诚信之举恐怕难以做到。尤其是“轻松筹” 等网络筹集善款渠道,存在不少监督与验证的漏洞,稍不注意就会让善心蒙尘。常有媒体爆料,由于捐赠者无法知悉善款的流向及使用明细,很多出于善意的捐赠,最后却演变成捐赠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扯皮,甚至有人编造虚假病情,将网络募捐异变成了“生财之道”。

  不可否认,“轻松筹”等网络筹集善款渠道的出现,确实给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多了一个生存的机会。尤为值得称赞的是,一个个以善报善的诚信样板事件不断被媒体广泛报道,释放出极大的好声音与正能量,激励和促进了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感恩的主流品德。
更多回答
捐钱给家乡体现了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包括:

1. 爱国主义: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捐钱给家乡是爱祖国的行为,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关注。

2. 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个人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家乡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地贡献力量,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

3. 志愿服务:捐钱给家乡并不是直接为自己获利,而是出于对家乡的情感连接和对家乡发展的愿望,表现出志愿服务的精神和行动。

4. 公益精神:捐款给家乡是一种公益行为,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作出了贡献,表现出对公益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总之,捐钱给家乡体现了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调融合,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