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2023-11-28 23:38

2023-11-28 23:44
第一,问清楚原因,如果是情有可原,那么要告诉孩子做事要用正当的方法,方法错了也要惩罚,惩罚的力度要轻一点。
如果是其他原因,要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用正当合理的方法跟家长沟通,给孩子讲解道理,让孩子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
然后要根据你制定的制度惩罚孩子,做错了就要惩罚。
更多回答

不满10岁的儿子前几天偷偷拿走200多元,在玩具店买游戏卡牌。家长发现后到该店理论,认为商家不应该售卖如此昂贵的玩具给一个小孩儿,但商家认为送上门的生意不能不做,于是家长愤怒之下砸了玩具店的木凳,双方僵持不下……

那么孩子偷钱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其中,部分小孩子会出现偷钱的情况,家长们对于此事是非常难以忍受的,大多数家长会打骂孩子,希望给孩子“长记性”,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妥当的。那么,家长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去解决呢?

当孩子偷偷拿家人的钱时,爸爸妈妈不妨这么做:

1、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有些爸妈曾说自己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结果孩子反而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说到底,作为父 母,不要轻易把孩子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偷窃行为,以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人,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更不愿意听爸妈的话了。这个时候,爸妈首先要做的应 该是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花?还是想引起爸妈注意?是希望爸妈关心他,还是故意跟爸妈作对?

2、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欲望,当孩子发现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当然无法抗拒这种好处,而希望能拿到越多钱越好。爸妈要尊重并正确引导孩 子的欲望,比如像例子中的新新妈就时时和孩子保持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如果想要,就要问别人能不能给我们,这才是有礼貌的孩子。我希望 我们都能做到,好吗?”

爸妈也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并告诉他怎么样才能得到它。如果爸妈都置之不理,那孩子自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那“偷钱”的行为,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3、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爸爸妈妈应当适量给孩子零花钱,数目适中即可。爸妈可以跟孩子协商零花钱的去处,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当孩子手里有了零花钱后,看到别的小朋友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会冒着偷拿的风险去满足他平时“求之不得”的欲望了。

4、及时消除诱因

爸爸妈妈想要杜绝孩子偷拿钱的行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把家里的钱放置妥当。同时,爸妈不要在孩子面前大手大脚地花钱,以及经常用钱去哄孩子,或者 把钱当作对孩子的奖励。这对没有工作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过分灌输金钱观念,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好事。与其用金钱去捆绑孩子,不如多在情感和心理上关注孩 子,以免孩子因为内心孤独而通过“偷”来补偿自己。

一、首先看看孩子偷窃的原因:
有的孩子是因为缺乏父母的爱和关怀,被忽视、得不到认同感;孩子偷窃不是为了物质欲望,而是满足心理欲望,想引起父母的重视。

也有家庭对孩子过于苛刻、宽松,让孩子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家里管教过送,孩子在第一次偷窃成功之后,家长没有发现,没及时给孩子足够的教育和重视;导致孩子胆量增大,欲望增强,逐渐养成了偷窃的习惯。
孩子刚开始偷窃的时候,心理很矛盾,认为偷窃行为不对,怕被人发现后丢人、挨揍、焦虑恐惧;同时又不能抵御钱、物的诱惑。

二、如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呢?
孩子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判断是随着年龄增长和心理发展而逐渐形成,对于孩子的偷窃行为,最关键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1、正面教育应首先从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偷东西”入手,如果是因为“我想买什么东西”,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应该怎样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告诉孩子,不论是家人、同学、朋友之间,大家相互偷拿别人东西,或者报复对方也偷拿,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3、若孩子“并没有觉得不好”,家长可以促使孩子站在被偷的位置上,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让孩子认识到这么做是不好的,应当收到谴责。
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促使孩子这么去做。
这种情况家长要了解为什么,是孩子零用钱不够,是受人指使或胁迫,是物欲诱惑,还是有恶癖? 家长应控制过激反应情绪,冷静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分析出真正原因才有利于解决因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而产生的偷钱后果。 一般的孩子偷钱只是偶尔行为,带有父母不会发现的侥幸心理。首先,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