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活见鬼》原文

2022-03-26 04:06

2022-03-26 06:43
原文如下: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译文:
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
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
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扩展资料
《活见鬼》出自《古今谭概》。
《古今谭概》取材历代正史,兼收多种稗官野史、笔记丛谈,按内容分为36 类,一卷一类,所取多为真人真事,它们经过冯梦龙纂评,组成一幅奇谲可笑的漫画长廊。李渔为此书作序,称“述而不作,仍古史也”。
梁守中在《“辛未状元”三道试题的出处》中写道,“其中第四关书生(即‘辛未状元’)所出的三道考难黄蓉的试题,就来自明人冯梦龙的《古今笑》”。现存最早的是明代苏州阊门叶昆池刻36卷本。
本书小说简练、生动、幽默、但意义深远。由于其出版后没有引起反响,所以万历庚申 (公元1620年) 春重刻,改名《古今笑》,增“韵社第五人题于萧林之碧泓”的《题古今笑》和冯氏《自叙》,《自叙》署“吴下词奴”、“前周柱史”。
更多回答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亦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好呼有鬼,亦投起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他的译文是:
有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于是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个人在在路傍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
走了好一阵,那人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
那时正是做糕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人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又见一个人,浑身是淋淋的,跌跌撞撞的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到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了看,目瞪口呆,随即大笑起来。
本文通过两个人在雨夜互相怀疑是鬼而闹出笑话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界上没有鬼,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冯梦龙�《古今谭慨》
活见鬼(116)�
与鬼同行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溜,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活见鬼 (《古今谭概》的篇名)
明代文学作品《活见鬼》
(明)冯梦龙
《古今谭概》 原文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