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的典故

2023-12-06 13:06

2023-12-06 15:05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chu) 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晋书·王献之传》亦载。

   释义用法

  晋代王献之 (字子敬)儿时看别人博戏,能分清胜负,博戏的`人说他像用管子看豹,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处花纹。后以此典称人见闻不广或片面; 也指从部分可推测到整体的大概。

   用典形式

  【一斑】 宋·苏轼:“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我亦愧真长。”

  【窥管】 唐·李商隐:“自顷徒窥管,于今愧挈瓶。”

  【管窥】 唐·李商隐:“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宋·陆游:“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鼋。”

  【豹一斑】 宋·王安石:“却惭久此随诸彦,文采初无豹一斑。”

  【愧真长】 宋·苏轼:“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长也一斑。”

  【窥一斑】 宋·黄庭坚:“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管中窥】 宋·黄庭坚:“落落虎豹文,义难管中窥。”

  【以管窥豹】 宋·王令:“我愚不敢望,时以管窥豹。”

  【管中窥豹】 宋·陆游:“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