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君断缨是不是成语?

2023-12-12 16:47

2023-12-12 21:31
这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的一个故事:“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君不能下令为百姓服度以禁之,而断缨出以示民,是先戮以莅民也。”

  故事说的是,周朝时邹国的君王喜欢戴有长飘带的帽子,他周围的百官也跟着戴起了这种帽子,这一来长飘带的帽子便昂贵得出奇,邹国君王为这件事很忧虑,便问身边的大臣,这种帽子为什么贵得没边?身边的大臣说:“国君喜欢戴这种帽子,是一种无言的倡导,百姓自然纷纷效仿,所以这种帽子的价钱就涨了上去。”邹君听了便首先把帽子的飘带剪掉了,老百姓见国君戴着没有飘带的帽子,大家也就不再热衷于有飘带的帽子了。

  国君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禁止老百姓戴什么样的帽子,只有自己先剪掉帽子上的长飘带,给大家做出个样子。这么做虽然国君委屈了自己,却带动了百姓心甘情愿地照着去做。

  邹君断缨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易懂而又不易做到的真理,那就是“不许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不做;号召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做好”。最有效的动员令是“率先垂范”。
更多回答

邹君断缨是不是成语?

回答:

邹君断缨不是成语。

邹君断缨说的是一个故事,大致意思是领导以身作则,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

有一个成语是

邹缨齐紫 [ zōu yīng qí z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ōu yīng qí zǐ ]

比喻上行下效。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上行下效

邹君断缨 不是成语,含 邹 的成语只有3个:


1、邹鲁遗风 

【拼音】: zōu lǔ yí fēng

【解释】: 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故以“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出处】: 《梁书·羊侃传》:“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邹衍谈天 

【拼音】: zōu yǎn tán tiān

【解释】: 比喻善辩。邹,通“驺”。

【出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举例造句】: 张华博物身终死,邹衍谈天舌竟体。 ★元·袁桷《观物》诗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邹缨齐紫 

【拼音】: zōu yīng qí zǐ

【解释】: 邹缨:春秋时邹国国君系在脖子上的帽带;齐紫:春秋时齐国国君穿的紫色服装。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举例造句】: 是以邹缨齐紫,且以移俗。 ★《南史·儒林传论》

【近义词】: 上行下效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上行下效

【故事】: 春秋时期,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人民都穿紫色衣服,在当时五件素色衣服还换不到一件紫色的衣服。有人建议齐桓公改穿其他颜色的衣服,齐桓公说他讨厌紫色,于是第二天大夫们都不穿紫色衣服了,再过几天全国都不穿紫色了。

邹君断缨 是一个典故
讲得是不许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不做;号召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做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