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典故事都喜欢讲三段呢?

2024-01-08 03:44

2024-01-08 06:45
中国四大名著里的“三段式”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

《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水浒传》-三打祝家庄、宋江三败高俅;

《西游记》-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等等。

还有那些传唱至今的老歌,大都有个重复的副歌部分,“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痛苦挣扎,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一、“三”最好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项目。也就是说,人们最多记住的项目是9个,最少是5个。

但是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米勒高估了短时记忆的容量,因为实验中的被试者能够利用其他信息源来完成任务,例如回声记忆。当剥离其他信息源的干扰之后,研究者估计其真实容量只有5±2个。也就是说人们最容易记住3个项目。有一个成语帮你秒记这个观点:“三番五次”。

为什么“三”最容易记住,还有一个解释:三这个数字符合了人类身体的节律性活动规律,比如一日三餐。这和经由几十万年演化而来的基因的记忆吻合。

二、三段故事就是三次因果关系的递进。

台湾著名小说家、编剧许荣哲在《小说课》里提到一个好故事必须包括以下七个问题:

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2、他的阻碍是什么

3、他如何努力?

4、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5、发生了什么意外?

6、情节如何转折?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现在我们把这七个问题进行简化得到好故事的公式:

目标=“因为”;

阻碍=“但是”;

努力+结果=“所以”;

意外+转折=“但是”;

结局=“所以”。

好故事的公式就是:“因为--但是---所以---但是---所以”

发现了吗?好故事的公式其实是一条因果逻辑线,因为人在认识新事物时,大脑本能喜欢寻找因果关系,知道因果关系才能预测未来。

这里有两次“因为--但是---所以”的因果关系,加之开头由“背景”到“目标”的设置就构成了三次因果关系,三次因果关系也就是三段故事。

为什么是三次因果关系呢?因为一次因果关系不足以让读者觉得有趣,通过两次转折形成三次因果关系,层层递进才使整个故事一步一步抵达宗旨。这就是一波三折。

每一个好故事都有三次因果关系,下面我们挑一个耳熟能详的三段式故事来验证一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目标: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见了白骨精假扮的年轻村姑,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村姑是妖精,为了保护师傅,他拿出金箍棒当头一棒,打死了妖精的替身。

2、阻碍:唐僧不知村姑是白骨精所变,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3、努力:妖精第二次假扮成老妇人又来到唐僧身边,孙悟空二话不说,又是当头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4、结果:唐僧见此非常气愤,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并一气之下赶走了孙悟空。

5、意外:白骨精仍然不甘心,第三次假扮成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儿。这一次由于没有孙悟空的保护,唐僧被白骨精抓到了山洞里,这时唐僧才意识到他一直错怪了悟空。

6、转折:而孙悟空听说师傅被抓,最终顾及师徒情谊,迅速赶回来与白骨精对抗。

7、结局:孙悟空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师徒二人重归于好。

第一次因果关系:为了保护师傅,所以看见妖怪不容分说就打。这是一打。

第二次因果关系:虽然遭到师傅的错怪,但仍然以保护师傅为第一目标,第二次打死了妖精的替身。这是二打。

第三次因果关系:虽然被师傅赶走,但仍然念及师徒情深,最后成功地打死了白骨精。这是三打。

通过三次因果关系的设置,故事才会引人入胜,每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和编剧都应该深谙此道吧。

三、重复带来的安全感

前面我们从大脑的记忆容量和如何认识新事物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是“三”,下面我们继续看一下三段故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重复。

为什么“重复”这么重要呢?法国著名的绘本画家埃尔兹别塔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出生在二战前的女画家,回忆她一生最甜蜜的记忆,竟是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每个黄昏听祖母为她反复说故事的那段时光。

她说:“听故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那些重复的部分。正因为不断地反复叙述,使得故事本身产生了一种力量和真实感。”

重复,是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的,它与幼儿的心理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按照心理学祖师爷弗洛伊德的说法,婴儿从母体的保护中降生,面对外部世界都会有一种无能和恐惧的感觉,这就是出生创伤,这样的创伤来源于对环境无法预期和控制。

而重复的东西让人可以预期,从而获得安全感。在那些固定的句型和相似的情节中,孩子一遍一遍地检验着自己的记忆和期望,逐渐拥有了一些控制感。

同时,一些关键词的替代又能够带来新鲜感,这就是三段式故事背后的心理机制。它跨越了种族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人们的心理原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