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热爱,是一切“奇迹”的根源

2024-01-12 12:01

2024-01-12 16:18
在你一生中所占时间最长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件事情可能是工作,也可能是照顾家人,或是其他。

那么,你考虑过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吗?你能马上说出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吗?

如果你也对这两个问题哑口无言或者说不明白,那就和我一起来认认真真研读由稻盛和夫先生所著的《干法》这本书吧!

稻盛和夫先生,从全球范围内来说,都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以科学家出身、却以企业家出名,但本质上是一位追求正确思考和正确行动的哲学家。

他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在经营第一线隐退后,又以78岁高龄毅然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公司董事长,仅仅1年就让日航扭亏为盈,获得60年历史上最高的利润,同时也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

《干法》这本书,就充分展示了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也包含了他对待人生的智慧。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对待工作的基本观念和如何做事的方法,给出了能体现他工作观、人生观的重要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接下来,我们就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三个方面来拆解这本书。

你有没有想过,之前没有做成的那些事情,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可能会说,因为我自身能力不足,或者说,我没有获得足够多的信息。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很大程度上,我们能不能做成一件事,并不是真的因为能力不足、信息不够,而是我们“以为”自己能力不到、信息太少。

为什么这么说?能力不足,可以学;信息不够,可以去找。为什么没有去做呢?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做不到,然后不敢去开始、不敢去做。

我们往往都是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我们的底层认知束缚了对自己能力所能达到高度的判断。我们往往都是基于过往经验做出判断、用当下的能力状态去衡量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这种局限思维,是导致我们无法获得成功、无法走上人生巅峰的最大障碍。

以工作为例。你为什么做现在这份工作?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的答案不外乎:为了吃饭,为了生存。

书中认为,工作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工作为别人解决问题,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多少人的问题是衡量收入多少的重要标准。

你有考虑过这个维度吗?你明白为什么辛辛苦苦工作却赚不了多少钱的原因了吗?

“吃饭、生存”,这样的回答,就说明你只是关注解决自己的问题、你也只能看到你自己,而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一定也赚不了多少钱。

你要为你的工作找到一种意义、一种愿景,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只要你能解决足够大、足够多的人的问题,钱,只是解决问题后的附加品。

我们永远都赚不了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我们也不可能获得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成功。要跳出这个桎梏,就必须让自己的思维活在未来,让自己的认知活在未来。

很多人说,因为不喜欢所做的工作,所以做不好。可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难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做好工作吗?有,喜欢上你的工作。

其实,喜欢不喜欢这件事儿,并不是因为“感觉”而喜欢,而是因为“达到了某个目标”才会喜欢。喜欢做一件事情,不是“感觉”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如果一件事情越做越好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喜欢做这件事情。反之,就越来越不想做、越做越敷衍。

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做的越来越好的时候,你会看见你的价值所在,这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就会有满足感、有成就感,也就会越来越想去做这件事了。

当你不知道如何判断喜不喜欢这件事的时候,就把手上的事情做到极致。到了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喜欢上了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就像书中所说,要么选你喜欢的工作,如果没有,就喜欢上你选的工作。喜欢了才会热爱,热爱了才会从内心去渴望把这件事做好。

一堆事情摆在面前,你怎么选择?先做容易的?先做最难的?

不管你选择先做容易的还是先做难的事情,都是陷入到了能力陷阱中。

应该先做对推进当下目标最有用的那件事。也就是说,根据目标来选择做什么事情,而不是根据事情的难易程度来进行选择。

人的本性就是偷懒的、急功近利的,这会直接影响我们所做的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一直选择做容易的事情。

做容易的事情,更快能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不费力。这样有个特别不好的结果就是,人会变得越来越喜欢只做那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只愿意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花时间花精力,而不想去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就像有一句话说的:“生活太安逸了,生活就被生活所累了。”

永远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快速出结果的事情,而不去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去尝试“跳一跳”才能完成的事情,只能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固化、越来越保守、越来越不敢去尝试。当遇到新的挑战和机遇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不行,我做不到,还是算了。一旦陷入这样的循环,哪里还有“成功”可言?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热爱导致成功,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全身心投入。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时,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欲望,也才能够挖掘出身体里面的潜能力量、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转变自己的心态,从不喜欢到喜欢再到热爱。而热爱,抱着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再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也才是世间有这么多“奇迹”的根本原因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