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为什么能写出《徐霞客游记》?

2024-01-19 06:13

2024-01-19 08:20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幼年喜爱读历史、地理、探险和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徐霞客19岁时,父亲病故。3年服孝期满,徐霞客萌发了外出游历的想法。而贤德的母亲也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愿自己的儿子像篱笆里圈着的小鸡,车辕上套着的小马一样,被束缚而没有见识和出息。

她对徐霞客的决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徐霞客从22岁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至生命结束为止。正是这些长期而丰富的经历,使他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写成了我国著名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

他先后游历了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北京、天津、上海等19个省市。踏遍了泰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九华山、黄山、武夷山、庐山、华山、武当山、罗浮山、盘山、五台山、阻山、衡山、九异山等名山。游尽太湖、岷江、黄河、富春、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

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每天坚持写日记。

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材料。

徐霞客很重视标本的研究价值。他在武当山等地冒险采集了榔梅,在尚山采集了当地一种形似菊花的特产—金莲花,在五台山采集了天茶花等珍稀名贵植物,在玛瑙山上采集了“石树”,在蝴蝶泉边采集了花树的枝叶。

在云南腾越,徐霞客为了把一个岩洞看个明白,冒死攀登上悬崖;在湖南茶陵时,独闯传说中神秘的麻叶洞;在广西融县真仙岩,徐霞客为了探索一个岩洞,竟然从一条横卧的巨蟒身上跨过进到洞内。

徐霞客对科学研究有着无所畏惧的精神。他喜欢猎奇,可以说是“闻奇必探,见险必截”。

每遇到古洞、名刹、温泉、飞瀑、奇峰、深林、幽皇等奇异景观,他都把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览“庐山真面目”。他在自己的记录中说:“亘古人迹未到之处,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

他还经常和鬼神迷信作斗争。云南地方上有一本《鸡山志略》,书中记载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鸡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现象,这种五彩光圈通常被社会上认为是“佛光”或“宝光”。

徐霞客则从地形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驳斥了迂腐的迷信说教,这也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徐霞客经过30多年考察,最后撰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这部作品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