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尊重孩子?

2024-02-06 05:25

2024-02-06 05:59

自从做母亲后,一直很关注孩子的成长,想用最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特别是由于自己还需要上班,不可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的身边,如何减少老人带的弊端,选择优质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是作为母亲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的。

这本《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主要介绍的是0-2岁婴幼儿的看护理念和方法,我的孩子目前已经16个多月了,书中的许多案例也让我颇有体会,整本书中一再强调的PREC的教育理念也成为我欣赏的教育方法。所谓PREC即是参与、尊重、环境与看护,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活动环境,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自己的成长,看护人“慢下来”观察孩子的成长??

而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记得之前在看《0岁的教育》的时候就讲到,在给孩子更换尿不湿的之前要先跟他打招呼,告知孩子,而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情况。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不必要做这些事情,可事实上,正因为缺少我们对孩子的尊重,才会造成之后,孩子一些不配合的行为。

书中一再强调:“事先告知,尊重婴幼儿的第一步”。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只要我们习惯了对他说,他就渐渐明白了。特别是在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还要给他一个缓冲时间,不能立马把他从玩具中抱走,这样“事出突然”,孩子会很没有安全感,因而还大哭大闹。

我在自己孩子身上也做了类似的“实验”。有一次,他想拿我手机里的笔写数字,可是已经是晚上8点30分了,家里的其他人就叫他去睡觉,不准他拿笔,这种突然遏制,导致他哇哇大哭。我跟他说:“那我们就玩一会会,然后去睡觉好不好?”他说:“好。”于是,我写了几个数字,再跟他说:“我们写好最后一个就睡觉,好不好?”他说:“好。”在写好最后一个数字后,他也就乖乖地去睡觉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没有尊重他,没有事先跟他说,征求他的意见。不妨让孩子做某事前,先跟他说一声,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当然,尊重只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之后还有许多的步骤,比如试着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他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不要去干预,看看他们的解决方式等等。书中的案例很有针对性,配有视频看,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弱,他们很聪明,放手让他们去做,做家长在边上默默观察,适当干预就好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