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即定,虑即慧,善中有恶,恶有其责,道成赤子,禅为礼佛‘’是什么意思

2024-02-12 16:54

2024-02-12 17:36

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

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bing)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这样便可以理解静即定,虑即慧,禅为礼佛。至于善中有恶,恶有其责,道成赤子,则是杂合了因果的内容。说善恶是相对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皆有因果,但道成于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