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滩镇的历史文化

2024-03-06 01:53

2024-03-06 03:15

2009年和2011年,“玄滩狮舞”两次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2012年,《玄滩薅秧歌》在泸州市首届农民春节联欢晚会上,以其独特的唱腔唱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玄滩还拥有狮舞、农歌、川剧、清吹、花灯、莲枪、玩友、腰鼓等民间民俗文化,常年活跃于农村的文艺队伍有16支,演出内容丰富多彩、演艺精湛,从业人员300余人。 延福寺
延福寺,坐东南向西北,建于宋代。寺内尚存石窟凿于西南—东北走向的岩壁上,岩壁长33米,高4米,共4窟20龛,造像310尊,包括佛教、道教和世俗造像。其中,在岩壁中央的第14号窟最大,宽4米,进深3.8米,高3.57米,正壁及左、右侧壁雕刻有释迦牟尼、南无观自在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十八罗汉等造像,共计45尊,且窟内左侧壁刻有:“弟子僧开岩主持成都府勑赐延福寺僧继璋记”,右侧壁刻有:“前后功德普州文居礼父子镌记”、“四川下南道泸州里仁乡……大清道光十五年……”等题记。此寺内石窟年代久远,内容丰富,造像精美,保存较好,具有历史、艺术价值。1993年7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众桥
济众桥,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为8墩9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26.25米,宽1.3米,高2.18米。由东南向西北第二个桥墩上圆雕龙1条。龙身呈“S”形,龙口微张露牙,龙须卷曲呈波浪状,龙尾粗大呈缠绕状,龙鳞怒张,甚有气势。该桥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且结构稳固。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玄滩镇特产有手工空心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