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梗概300?

2024-03-06 03:31

2024-03-06 05:31

  《一棵小桃树》为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是一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书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笔下的小桃树瘦弱而顽 强,寄予着深刻的含意。作者明写小桃树,暗写自己。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应了自己对美好未来、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样子猥琐,被人忘却)--有墙院高了(被猪拱折,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暗线:"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生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后,方知人世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遭受种种不幸--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和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本文写小桃树时,反复出现"我的小桃树"这样的表述。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表述,表明作者笔下这株"野"的、"没出息 "的、不美的小桃树,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小桃树是奶奶给的桃核种出来的,蓄着童年的梦,作者对小桃树发芽、长大、 开花以及横遭风雨的叙述,都包含着感慨和寄托。

  一颗小桃树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的

  

  小桃树的故事,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及其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与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同时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