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幼儿的个体差异

2024-03-10 00:28

2024-03-10 03:52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各种的精神、生活压力,这要求幼儿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人才打好基础提出了严峻命题.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将尊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作为一项事在必行,行之必果的责任来完成.
一、因人施教的基本前提就是幼教工作者要了解、认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教育始于天然,趋于自然
当幼儿在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中经历了人生最初的3年,
带着初具倾向性的人格特征来到幼儿园时,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明显差异的个体.美国心理学教授加纳德就将人的智能分为八项(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并强调每种智能还包含次级智能,如,在音乐领域中次级智能就包括演奏、歌唱、作曲、指挥、评论、欣赏音乐,当然其他七种智能也都包含多种次级构成要素.除了智能差异外,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气质个性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客观的事实,及时发现,尽早发觉每个幼儿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日后做到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发展机会、条件并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天然)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