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婵婵的人物轶事

2024-03-17 04:34

2024-03-17 07:01

十六岁发表独立宣言
16岁生日那天,婵婵趁全家人都在客厅看电视,鼓足勇气走到他们面前说:“大家注意一下,我要宣布一件大事。”见没人理睬,她果断地关掉电视,郑重地说:“我已经是大人了,希望你们不要再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听完这话全家都愣了,婵婵以为妈妈又会打她,但爸妈只是笑笑。从此妈妈对她还真不再事事过问了。
率领全班同学罢考
中专三年级期末,由于全班忙着排练新年晚会,都没好好复习。有几个同学向婵婵班长诉苦,希望她向老师争取下学期再考。
婵婵听了觉得有道理,与其全班都考不及格,还不如寒假里好好复习,开学后考个好成绩。但这种“非分”的要求没有得到校方理会,考试如期举行,那天,试卷发下来后,婵婵第一个起身交了白卷,接着另几位班干部也相继出去。就这样,全班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几分钟之内都跑出了教室。
婵婵说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出去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帅。最后,事情当然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痛斥以及婵婵的痛哭流涕中结束的,她问妈妈:“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去跳海,我还能孤独地活着吗?”婵婵说如果时光倒流,她还会那样做,因为她太在乎身边朋友的感受。
直言不讳有“恋父情结”
她苟婵婵在一个极传统的家庭里成长,父亲挣钱养家,母亲相夫教子,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虽然她从小就很优秀,但母亲却从不娇纵她,而是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封建亲子原则,直到婵婵十七岁时还揍得她到处跑。
奇怪的是,妈妈越打她,婵婵越爱家。她心里对感情有明确的排序,亲情第一,友情次之,爱情排最后。
婵婵甚至直言不讳自己有严重的“恋父情结”。她说父亲虽然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帅,但父亲为家庭努力打拼的劲儿、父亲的不善言辞甚至大男子主义都让她敬佩。
最想感谢的人
苟婵婵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最想感谢的人一位是教会她认识民间舞的靳苗苗老师,另一位是告诉她怎样做一个好演员的田露老师。从这两位老师那里,苟婵婵逐渐认识到,仅仅把动作做到一丝不苟、把技巧难度提高,对民间舞的表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充沛的热情才是民间舞的根本,笑容不仅是在脸上,更应该是在心里,而好的演员要能够找到舞蹈中的情感爆发点,把感情通过这些点释放出去。还有一位就是冯双白老师,他给了苟婵婵很多机会,让苟婵婵有幸能够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舞协组织的各种演出和慰问活动。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婵婵。
崇拜的偶像
苟婵婵从小就一直崇拜杨丽萍,并无数次幻想过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她同台演出。
最喜欢的一本书
苟婵婵最喜欢的书是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该书是说深山里有一种蛤蟆,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蛤蟆一看到自已丑陋不堪的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治疗烧烫割伤的珍贵药材黑译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很有寓意。
2008年,苟婵婵依然是只“绩优股”,稳步上扬的她决不在一件事还未有定数时放空枪,只因她懂得做事先做人。天道酬勤,成功背后又有几人知道她私下用的功、用的心,正如苟婵婵自己的那句座右铭“能力有限,努力无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