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庙和江心寺对联有什么关系

2024-03-17 08:11

孟姜女庙和江心寺对联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谁借鉴谁..江心寺对联是宋代王十朋所作,那孟姜女庙对联何时何人所作
2024-03-17 11:10
据《临渝县志》说,孟姜女庙原建于宋代之前,然宋庙已不可考,今庙确切的修筑时间是明万历22年(1594)。这副对联与孟姜女故事并无直接关系,是文人为渲染山水风光气氛所添加的景胜楹联,据说是明代书画家徐渭题写的(见《河北秦皇岛孟姜女庙导游词》等介绍资料)。明万历22年在山海关修孟姜女庙的时候,徐渭已经去世一年了,可能是生前“预约”的,也未可知。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天池,浙江山阴(绍兴)人。但有人曾指出这副对联有“抄袭”之嫌。



说到“抄袭”,就必须要找到“原版”。“原版”就是,浙江省温州市北永清门外,江心寺山门上悬挂的那副对联,联云: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落



这副对联的读法,与孟姜女庙的对联的读法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汉字的“字相同,音、意不相同”的特点,而弄成的“文字游戏”。所不同的是,江心寺对联中的“朝”和“长”都是8个,而且“朝(chao)”,不是潮汐之“潮”,而是“朝见”“朝拜”之“朝”。



此联应读为:



云,朝朝(chao),朝朝朝(chao),朝朝(chao)朝散



潮,长(chang)涨,长长(chang)涨,长(chang)涨长消



当地人则干脆直接读作:



云,早朝,早早朝,早朝早散



潮,常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江心寺的这副对联,是南宋人王十朋年轻时寓居江心寺读书时,朝朝暮暮面对瓯江的江潮和天空的浮云的变化,用白描的手法自然而然地写出来的。王十朋(1112—1191)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人。后来中了状元,成为南宋的名人,元曲《荆钗记》,便是后人附会王十朋的故事编写出来的。



两处的对联一以比较,山海关姜女庙的那副就略嫌雕琢,且在“海水”、“浮云”的对仗方面也略欠工整。相比之下,温州江心寺的对联自然、流畅、工整。如果姜女庙的对联确是出之明人徐渭之 手,则比江心寺的对联晚了数百年,徐渭与王十朋又是“浙江老乡”,徐渭作为晚明奇才,对江心寺的对联肯定早有了解,姜女庙的对联受到江心寺对联的启发也就很有可能。好在王十朋的“知识产权”已超过法律保护期,没构成“侵权”,今人只是饭后茶余闲谈而已。如果有爱好者有机会到这两处去旅游,不妨留意、比较一下,增添点儿旅趣,不亦快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