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

2022-08-13 06:10

此句深奥, 请举例解释。
2022-08-13 07:00
孙子这句话说的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人所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孙子主张要"有备无患",要"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篇》) . 《淮南子·兵略训》说:"善用兵者,必先?诸己而后求诸人,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盐铁论·险固》说:"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投笔肤谈》说:"凡欲胜人,必先以敌不可胜我之事为之于己,而后乘隙以攻之。"这些论述,都是强调用兵作战应遵循先要做到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机破敌,争取胜利的基本原则。
更多回答
释义:自古以来,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使自己不可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能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在于自己的努力;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那一方是否有机可乘。所以善于战斗的人,可以做到不被战胜,不能做到一定战胜敌人

就好比你得到港大的面试机会,首先是因为你有实力(先为不可胜),然后你才有机会,若你没有实力,就得不到面试资格(被敌人战胜),而只有有了实力,才可得到面试,等待被录取(等待机会战胜敌人)

【好像有点不贴切……我的程度也只能到这了,见笑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