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熹《秋月》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2023-09-18 01:10

1个回答

秋  月

朱 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

朱熹,本卷《春日》已介绍。此诗为朱熹《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的第三首握宽脊。《千家诗》将作者误题为程颢,当改正。诗题《秋月》也是编者所改,指秋天而不是指秋天的月亮。瑞岩在今福建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镇,是著巧蔽名的风景区。诗题若改成《瑞岩道间》要更符合诗意一些。“彦集”,姓刘,为朱熹诗友。“充父”是杨宏中的字,福州人,为宁宗开禧二年(1206)进士。

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首句写清溪流过碧绿的山头映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次句写水天一色,是那么的清澄鲜明。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空”指天空。

后两句即景抒怀。三句写瑞岩的山水远离喧嚣的尘世。“红尘”指热闹的尘世。“三十里”指瑞岩与闹市区之间的距离,当系实指,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山区,还是比较远的距离。末句写天上的白云与山上的黄叶都是那么悠闲自在。毫无疑问,在远离喧嚣的尘世以后,诗人的心境同样也是悠闲自在的。

秋天的色彩特别丰富,这在此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诗中有青山、绿水、段渗蓝天、白云、黄叶,它们还相互叠加,交相辉映,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明丽而令人愉快的图画。

相关问答
朱熹《水口行舟》的赏析
1个回答2022-10-06 20:01
具有教育意义
赏析朱熹的《偶成》
1个回答2022-09-19 16:22
宋代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意思是: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
全文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
1个回答2023-03-14 04:32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文学家。 2.鉴:镜子。开:打开。 3.天光:天空的光景...
全文
朱熹《读书要三到》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3-12-04 14:12
读书要三到原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全文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赏析
1个回答2022-05-03 01:36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著名的散文,许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篇伤秋的散文,但事实上,它是一篇秋天的赞歌,请看最后一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关于秋天的诗句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
1个回答2022-10-13 12:39
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故事
中秋现代诗赏析
1个回答2023-04-01 02:30
掌声在哪里?
秋天的童话的歌曲赏析
1个回答2024-01-20 13:45
张杰用心发出的肺腑声音,在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同祥坦时返搏,也将“勇敢去爱”的鼓励带漏宴祥给了听者。一首以电吉他贯穿始末的《秋天的童话》,以轻快的节奏、张杰轻松自然的演绎,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铺陈开来...
全文
《秋词》的赏析?
1个回答2023-08-08 18:53
考虑考虑看看记录本上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