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壕吏》记叙文600子左右 原创的

2023-11-08 08:26

一定要是原创
5个回答
这是我自己写的,希望能帮到你

“唉,烦死了,那么晚不能睡觉还得去抓人服役,还让不让人活了?”一个差役不满地抱怨着。另一个差役也一脸不满的接道:“就是,这年头的人去服个役怎么就那么难,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咦,快看前面有一户人家。哈哈,看来今晚可以早点收工咯!”“恩,快走!”
“哐,哐,哐,开门,开门!”一个差役粗暴的边敲门边吼叫着。屋里面...“咳,咳,老头子你快翻墙出去躲躲。杜公子,也得委屈你先出去避避。门外的差役就交给我应付吧!”一位看起来很衰老却很慈祥的老妇对我和他的老头子轻声说道。“那好吧,老婆子你自己小心点啊!”说完老头子向墙那边跑去了,而我则躲在一个很隐蔽却能听到外面说话的角落。“哐,哐,哐。”敲门声又响起了。“来了,来了!”老妇用很虚弱的声音应着。“两位官爷那么晚到草民家有什么事吗?”“少装糊涂,快把你儿子叫出来!”一个差役继续用粗暴的声音吼着。“唉,两位官爷是有所不知啊,我有三个儿子,这不,前几天一个儿子来信说他的两个兄弟刚在战场上死了。”老妇哽咽着说道。“那家里其他人呢?”差役不死心的逼问着。老妇擦去两旁的泪痕回答道:“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这样他母亲也还没有离去。但是家里一下失去了三个儿子没有经济来源,她出出进进都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我力气虽然小,但请你们今晚就被我带走吧,赶快赶到河阳服役,明天还能为你们准备!咳,咳。”“也好,也好,至少有个人交差!走吧。”此时差役的语气听起来没那么粗暴了,相反多了几分轻松的感觉。似乎终于把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可以回去睡个好觉了。
夜,越来越深。已经听不到老妇与差役的对话,却能听到微风吹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伴着有人低声哭泣的声音,一切都显得那么忧伤、悲寂......
当天边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时,我感觉不到一丝温暖与光明。有些人想了一夜的心事;有些人则一夜都在悲伤中度过。当我再一次见到老翁并与他告别时才发现:才一夜的时间他竟然苍老了那么多。我想,我当时说的话他什么都没听到,只是一直在低头哭泣着,哭泣着......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户老妇人家。家里虽然很简陋,但却很干净,屋顶和墙壁早已裂开了缝。床上睡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老妇人为我端来了一碗清水,叫我慢慢喝,不要呛住了,虽然,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早已年迈,但在这个时候,做儿子的,虽然不在她身边……想到这,我不禁伤感落泪。老妇人坐在我身边,向我诉说自己一家人以前虽然穷,但一家人都平平安安,什么难关都闯过了,可现在,现在……话没说完,老妇人便哭起来了。岁月的艰辛,早已在她面上留下道道痕迹,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她那两道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一双长满了硬邦邦的手上早已干燥的裂在了道道干沟,衣服早已褪了色,打了许多补丁。这时,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头儿,想毕就是这位老妇人的丈夫了。 夜晚,屋外传来阵阵叫喊声“你家剩几口人,这与我们无关,反正,这男的我们是带走的了。识趣的就赶紧放手,否则——!”接着是一群小孩和老人,妇女的哭泣声、叫喊声。老妇人和老头儿听到这一动静,都显得很紧张,两位老人相互对望了一眼,接着,老头儿便爬墙逃走。老妇人坐在椅子上,想起自己镇静下来,却怎么也不能冷静下来,茶杯在她手中抖动着,水流了出来,老妇人站起来想去拿布来擦掉流出来的水,却差点摔了一跤。老妇人坐回到椅子上,两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放在胸前,像是在祈祷,寂静的小屋传来了敲门声,老妇人像触了电似的,把头抬了起来,转向门口的地方。喃喃地说:“来了,来了,又来了,差役又来抓人了。”又传来敲门声:“开门!开门!”老妇人扶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去开门。“怎么这么久才开门,想累死爷们呀?!”“不、不,小的不敢,不敢。只是,只是,身体不太舒服,走路不快;望着这两位大爷多多原谅。”差役噪叫的声音多么凶横!老妇人哭哭啼啼的声音又多么叫人伤心。(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有)三个儿子都去防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像我们这样)活下来的人都只是苟且偷生,死掉的人就永远没有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在,她的母亲没有离去,但她出入都没有完整的衣服。(我)老妇人尽管年老力衰,但也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然后)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赶得上)准备早饭。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那老妇人已经被那差役抓去了服役。
不能依赖电脑,它不是万能的,要求上进的人,有上进心的人,只有自己动脑想一想,便会得到答案!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户老妇人家。家里虽然很简陋,但却很干净,屋顶和墙壁早已裂开了缝。床上睡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老妇人为我端来了一碗清水,叫我慢慢喝,不要呛住了,虽然,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早已年迈,但在这个时候,做儿子的,虽然不在她身边……想到这,我不禁伤感落泪。老妇人坐在我身边,向我诉说自己一家人以前虽然穷,但一家人都平平安安,什么难关都闯过了,可现在,现在……话没说完,老妇人便哭起来了。岁月的艰辛,早已在她面上留下道道痕迹,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她那两道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一双长满了硬邦邦的手上早已干燥的裂在了道道干沟,衣服早已褪了色,打了许多补丁。这时,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头儿,想毕就是这位老妇人的丈夫了。
夜晚,屋外传来阵阵叫喊声“你家剩几口人,这与我们无关,反正,这男的我们是带走的了。识趣的就赶紧放手,否则——!”接着是一群小孩和老人,妇女的哭泣声、叫喊声。老妇人和老头儿听到这一动静,都显得很紧张,两位老人相互对望了一眼,接着,老头儿便爬墙逃走。老妇人坐在椅子上,想让自己镇静下来,却怎么也不能冷静下来,茶杯在她手中抖动着,水流了出来,老妇人站起来想去拿布来擦掉流出来的水,却差点摔了一跤。老妇人坐回到椅子上,两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放在胸前,像是在祈祷,寂静的小屋传来了敲门声,老妇人像触了电似的,把头抬了起来,转向门口的地方。喃喃地说:“来了,来了,又来了,差役又来抓人了。”又传来敲门声:“开门!开门!”老妇人扶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去开门。
“怎么这么久才开门,想累死爷们呀?!”“不、不,小的不敢,不敢。只是,只是,身体不太舒服,走路不快;望着这两位大爷多多原谅。”差役噪叫的声音多么凶横!老妇人哭哭啼啼的声音又多么叫人伤心。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有)三个儿子都去防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像我们这样)活下来的人都只是苟且偷生,死掉的人就永远没有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在,她的母亲没有离去,但她出入都没有完整的衣服。(我)老妇人尽管年老力衰,但也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然后)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赶得上)准备早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那老妇人已经被那差役抓去了服役。
[编辑本段]剧本
时间:公元759年春,一天傍晚。
地点:石壕村,一家农户门前,矮墙,一副破旧板门。
人物:杜甫、老妇、老翁、差吏两个,媳妇,孙子。
旁白:深秋,一破旧房子。房子大门紧闭着,秋风吹来,门有些晃动,门上的油漆已脱落了不少。不远处,立着一个刻有“石壕村”三个大字的石碑。风吹打着这弱不禁风的房子,让人为它担心。唉,也许,又将有一场悲剧在这开场……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屋子里时不时地传出孩子的哭声,诗人杜甫来到了石壕村这个房子里借宿,
杜甫:老夫我风尘仆仆,饥肠辘辘,看来,今天只有投宿这石壕村了。[敲门]有人在家吗?……
老翁:[打开门,打量杜甫]官人是……
杜甫:[作揖]下官姓杜字子美,去华州路过此地。现在天色已晚,请问老先生,可否借宿一晚,给碗饭吃?
老翁:官人为什么不去住驿馆呢?
杜甫:嗨,别提了!凡有驿馆之处早被叛军占据,哪里还容我住宿啊!
老翁:[为难地]官人住一宿倒没问题,可小老儿没、没一口饭给官人您吃呀!我们一家已是几天没沾米粒了--粮食都让官军给抢走了哇!
杜甫:[面带愧色作揖道谢]啊,没什么,没什么,能住一宿也已感激不尽了!
[二人进门,老翁关门]
``````
吏甲乙拿火把、提刀枪上。[砸门]
吏甲:咚咚咚!咚咚咚!快开门,老子是官差。
老翁:[惊慌地]糟了,官兵又来抓丁了。官人呀,我先躲一躲,回来再和你聊吧。
老妇:快走吧!快从墙那边走。
老翁:[从后面下场]
吏乙:[咬牙切齿道]里面的人给老子滚出来!再不开门老子就劈门了!
老妇:[哭着走出来打开门]官爷,有什么事呀?
吏乙:[气势汹汹地]快把你们家的男人叫出来,邺城那边人手紧,去跟我们守城!
老妇:[越哭越厉害]官爷,不瞒你说,我家已经没有男人了。我那三个儿子,都去邺城打仗了,昨天老三捎信说,他两个哥哥[抽泣地说不出话来]……都战死了。呜呜……
吏甲:就算了吧!两个儿子都死了,挺可怜的。
吏乙:[对着老妇吼]我说你找死呀!你老头呢?
老妇:他早就不在了。可怜我们孤儿寡母这可怎么活哟!
吏乙:那你孙子呢?
老妇:[可怜地说]孙子倒是在……。
吏乙:那还不快给老子交出来!
老妇:可他还在吃奶啊。
吏甲:那你们家还有什么人?
老妇;还有儿媳妇,
吏乙:那就让她去应征!
老妇:不能啊?而且她连件衣服也没有。我们家只有我身上这一件衣服,谁出门谁穿啊! !她去了,孙子怎么办啊
吏甲:算了吧,别再为难人家了。
吏乙:[对吏甲]你不要命,我可要命![对老妇]反正你们家得出一个人!
老妇:[哭着说]实在不行,我跟你们去吧。
吏乙:[上下打量露出不屑的眼光]你?
老妇:我可以帮你们煮饭,现在去,还能赶上做明天的早饭。
吏乙:那--就赶快走吧!
杜甫:[上]且慢,这老太太你们不能抓走!
吏甲乙:[大怒,对老妇]好哇你!你们家这不是还有他人吗?跟我们走!
杜甫:本官赴华州公务,有度牒在此。怎么,你们连朝廷命官也敢抓吗?
吏乙:什么皇帝命官!老子只听守城将军差遣。你少管这里的闲事!不然,老子连你也抓走!
杜甫:[气得说不出话]你、你、你们简直无法无天!
吏甲乙押老妇下场
旁白:天亮了,落叶飘落,几只乌鸦在树枝上鸣叫。
杜甫:[作揖道谢]多谢老先生留宿!留步,留步。
老翁:好,官人慢走,不送了。
杜甫:来时还有你家老妇,走时,却独与您老相别,唉!悲哉--世也!
老翁:官军比土匪还厉害呀!
杜甫:[悲愤地上路]
老翁:[叹着气回家,关门]
在夜幕降临时,匆匆赶路的杜甫,来到石壕村,他不得不到一个老百姓家投宿。老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

深夜,石壕村一片寂静。劳累了一天的杜甫正待安歇之时,只听到“咣咣,咣咣……”的砸门声,又传来“开门,开门,听见没有……”的叫骂声。只见老汉披上布片翻墙而逃,老婆婆边答应着边去开门。

“你家男人呢?快把男人交出来!”差役声嘶力竭地叫骂着,高喊着。他们一个个瞪着眼,又腰站在那里,差役一个个横眉立目,张牙舞爪,在火把的照耀下,好似一群魔鬼,一群恶狼。老婆婆颤抖地战战兢兢地哭诉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我儿子捎信说‘老大老二都战死了’,我们活着的人还能活几天呢?唉……”没等老婆婆说完,不耐烦的差吏暴跳如雷地吼道:“少哕嗦,屋里有谁?快把人交出来!”老婆婆涕泪横流,痛哭失声,她悲悲切切地说:“家里再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小孙子才几个月,他妈才没离开这个家,她连一件整裙都没有啊,怎么出来见人呢!”“那也不行,快,快交人!”说着,凶暴的差吏就冲进屋来抓人。老婆婆又哭着央求道:“求求你们啦,留下我的儿媳吧!你们非要人,就让我跟你们去好了。我虽年老力衰,可是连夜赶到河阳,还来得及给你们做早饭呢!”“那就快走吧!”差吏恶狠狠地说。

夜更深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偶尔还听到一声半声的秋虫鸣叫声,大地一片漆黑,一片迷茫。“啊,啊”忽然传来乌鸦的叫声,杜甫从沉思中猛抬头,四周空荡荡,荆棘丛生的荒野,零落的白骨遍地,瑟瑟秋风,潮湿的浓雾,悲凉之感油然而生。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迎着凄风愁雾,向前行,走啊,走啊……

这是自创的最好你能用。
相关问答
石壕吏改写记叙文
1个回答2024-02-08 22:01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户老妇人家。家里虽然很简陋,但却很干净,屋顶和墙壁早已裂开了缝。床上睡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老妇人为我端来了一碗清水,叫我慢慢喝,不要呛住了,虽然,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
全文
石壕吏叙述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5-30 06:01
杜甫大多通过描写人民的境遇、感受等等去直接表现社会,从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揭露出战争给人民带来强烈的苦痛。
石壕吏改编成记叙文
1个回答2024-02-02 05:06
黄昏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头跳墙逃跑了,老妇人出门来应付。 差役吆喝得多么凶恶!老妇人哭泣的多么悲哭! 听老妇人上前对差役说: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服役。一个儿子捎信来,说两个儿子刚战死。活者...
全文
简单概括《石壕吏》记叙的事件?
1个回答2024-04-05 19:02
  向左转|向右转
《石壕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1:52
《石壕吏》的故事 《石壕吏》的故事1   寒风呼啸着,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我决定在石壕村的一户农家住一晚。晚上,村子里都熄灯了,这时有两个官吏去...
全文
石壕吏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11:27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吏:张扬拔扈 怒发冲冠 火冒三丈 妇:苦不堪言,有口难辩 哭天喊地
石壕吏翻译并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1:35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户老妇人家。家里虽然很简陋,但很干净,屋顶和墙壁早已裂开了缝。床上睡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老妇人为我端来了一碗清水,叫我慢慢喝,不要呛住了,虽然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
全文
石壕吏发生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24 19:16
古代官府抓壮丁征兵的真实场景。就连老年妇女也不放过,也得给官兵抓去做饭。
石壕吏讲的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0:02
这首诗是杜甫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而写的,主要讲述了石壕村官兵们夜抓壮丁的景象,他也目睹到了官兵欺压百姓的全过程,诗中,官兵似乎连老弱病残都不放过,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对石壕吏村民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表示对...
全文
石壕吏写成故事,带有对话的
1个回答2024-02-18 23:05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