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梳理:故事结构

2023-11-08 17:00

1个回答
故事是一段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存在着结构。如果可以掌握这个结构,它不断的重复也就可以编织出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了。所以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把这个结构给梳理一下,这样不管是自己去倾听别人的故事,或者是自己去写故事,都可以从这个结构去梳理。

现在自己对于故事结构的梳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需求、生克、感受、行动、结局。当一个故事包含这五个部分的时候,它也就可以说是完整了。而自己不管是听故事,还是去讲故事,也都是要从这五个部分去应用。

首先是需要,作为生命体我们天生存在着某些需要,比如需要食物,需要安全,需要空间,需要爱和尊重,需要实现价值等等。这些需要是我们行动的根本原因。知道了人有什么需要,也就知道大概会有怎么样的行动了。

其次是生克关系,生的也就是那些能够满足需要的东西,克的也就是阻止我们满足需要的东西。因为生克关系的存在,我们就好像被设置了障碍,一定是需要以某种弯曲的路线前行。在小说写作教程中,正是渴望和障碍形成了冲突,这种冲突推动着人物不断的前行。

再接下来也就是人物的感受,人的情感对个人的行动特别的关键。需求和生克关系可以说是外在的条件,而人的感受则是内在的思想、情绪等综合出来的,这个才是真正决定了人物的行动是怎么样的,比如感受可以是积极的,可以是消极的。

再然后也就是行动了。个人内在的思想、性格等难以被直观的看到,但是人物的行动本身就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所以不管人物的内在世界怎么样,它都会反映在人物的行动之中。所以对人物行动的刻画特别的重要。

最后也就是故事的结局了。结局其实一开始就隐藏在了需要之中,结局无非就是需要被满足,或者需要没有被满足,然后再开启新的故事。

这样这个故事的结构就是比较清晰的展示了出来,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同时包含这几个部分。对需要以及生克的描写很重要,因为这种冲突感会是推动故事运行的内在动力。对人物情感的描述,决定了读者是否会产生认同感。对人物行动的描写,会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或性格怎么样。故事的结局也是新的开始。
相关问答
开学的日子的结构梳理
1个回答2024-02-04 07:56
同学,这是什么课文,怎么找不到啊,你可以拍一下吗从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到没有任何声音。因为学生也知道了他们成了亡国奴了。
谏逐客书结构梳理每一段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01:19
答:《谏逐客书》文章结构分析如下: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作者先谈历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
全文
墨池记的结构梳理
2个回答2022-07-26 07:46
这篇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用小题目做大文章。题目是为墨池作记,据说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池,但实际上,传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从曾巩此文“此为其故迹,岂信...
全文
【请教】什么是“自梳女”?“自梳女”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自梳女”?有没有“自梳男”?
1个回答2024-04-20 05:47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自明代中后期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却出现一群女子相约不嫁的风俗。 她们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独身终老,经过这种仪式的女性被称为“自梳女”。 由于...
全文
为什么用梳子梳头后梳子会黑?
1个回答2024-01-26 23:16
这要看拿什么梳子梳了,平常的梳子可能没什么效果,但是不知道那种保健梳子会不会使头发变黑 多吃黑芝麻可以使头发变黑哦
一梳黑真的能一梳头发就黑吗?
1个回答2022-11-09 10:41
不一定,一开始才有用
哪有卖那种一梳头发就变黑的梳子??
1个回答2024-01-30 17:47
哪都有卖的,所有的木梳你得经常梳头发,反复地梳,
一梳梳到尾
1个回答2022-07-23 23:02
1小时候头发短 一梳梳到尾 一下就到头了 2年纪大了 两鬓白了 齐眉 3年纪再打一点 儿孙满地 暗指 头发掉啦 掉了一地 4四条银笋 就是 鬓发和胡子 或者是眉毛和胡子 都白了 而且很长 都长到一...
全文
梳子的梳子起源
1个回答2024-02-17 01:42
《汉书》记载: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百家讲坛》名人纪连海老师在文化中国上讲,中国历史上的非凡女人方雷氏,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明了梳子,关于梳子的创始和梳文明的起源,有一个...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