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背景是什么

2023-11-10 04:40

1个回答

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背景: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不幸因公牺牲。

1963年初,雷锋的优秀事迹被公开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中首先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高潮。

而我们所熟知的著名的《雷锋日记》,最早曾经于1960年12月1日在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上,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摘录发表。

雷锋牺牲以后,在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了将近一个半版的篇幅,摘录发表了32篇雷锋日记,其中包括1960年发表过的15篇。

在学习雷锋的热潮中,雷锋日记的再次发表,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强烈的关注,也成为学习雷锋的第一手材料。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朱践耳,就是在学习雷锋日记时,从中读到了一首名为《唱支山歌给党听》小诗后,很受启发,当即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诗词的前两段谱成了曲子。

这就是如今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来历。

相关问答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13 21:52
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背景: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不幸因公牺牲。 1963年初,雷锋的优秀事迹被公开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中首先刊登了...
全文
党日活动产生的背景?
1个回答2024-04-08 08:58
党日活动是适应新形势而涌现出来的一件新事物,是便于党员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好形式。 党组织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定党日活动的时间。一般每月固定一天时间,开展...
全文
这首诗是谁创作的?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1个回答2024-01-20 15:41
常见于《醒世恒言》 但这首诗最迟也应作于明朝之前,因为故宫所藏磁州窑白地赭墨彩花蝶纹诗文香筒上便有此诗:) 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他。有朝一日夜霜打,即日青松不见花--与文心那个稍有出入:)...
全文
谁能告诉我伊索寓言的创作背景,也就是作品背景。不要关于伊索的介绍,只要创作背景!!!只要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2-03 10:21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
全文
谁能告诉我伊索寓言的创作背景,也就是作品背景。不要关于伊索的介绍,只要创作背景!!!只要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0 21:36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
全文
党章的历程的出版背景
1个回答2024-01-20 15:39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那天起,于艰难困苦的历程中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长为一个引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执政大党。 作为党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八十多年间的修改与...
全文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0 16:02
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是几代儿童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歌词优美抒情,有着诗一般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绘,给人以美的熏陶。全曲感情细腻真...
全文
那片海创作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5:11
是写的一个故事,是一家三口在坐揽车时,车掉下来了,父母用双手托住孩子,孩子活了,父母死了。写的是这份母爱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之情。
她说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3 04:58
歌曲《她说》除了作曲外,林俊杰希望跨越性别的隔阂,自己担任男性角度制作人,而女性的角度则邀请一位女性音乐人为合作对象,找好友孙燕姿为这首曲填词,因为孙燕姿一听到这首曲的DEMO就被旋律深深吸引,于是...
全文
我们都是好孩子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4 03:02
《我们都是好孩子尘卜吵》由王筝作曲、作词。2005年,王筝回到老家西安,重返儿时弊迹的校园,回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王筝根据对生活感悟创作了《我们都是好孩子》这首歌曲,派侍表达对年少生活的怀念。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