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降魏后诸葛亮欲诛其妻子,刘备未听。这事是真还是魏国降人李鸿的一面之词?若是真何种史料有记载?

2023-11-12 15:24

2个回答
《三国志·明帝纪》 注引《魏略》则有关于孟达叛魏的记 载:“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 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 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 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 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 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 朝。达惊惧,遂反。”另据《晋书·宣帝 纪》载:“天子诏帝(司马懿)屯于宛,加督 荆、豫二州诸军事。初,蜀将孟达之降也, 魏朝遇之甚厚。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 骤谏,不见听。”司马懿都督荆州,统率孟 达,孟达必然“心不自安”。可见,孟达于魏 的困窘处境与其之前居蜀的境遇极其相 似,诸葛亮于此时招诱孟达,将昔日逼使其 降魏的责任一股脑儿全都推到了刘封身 上,且只字不提二人的私人恩怨,诸葛亮策 反孟达的时机与策略选择得当,计划自然 较易成功。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孟达“反 覆”之名在当时已是为人所不齿,就在诸葛 亮与李鸿会面后表示欲与孟达书信之时, 费诗就曾表示过异议:“孟达小子,昔事振 威(刘璋)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 足与书邪!”诸葛亮对此的反应是“默然不 答”
只是片面之词
《三国志·费诗传》所记载降人李鸿的一段话中略窥一二:“间过孟达许,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王冲所言诸葛亮“欲诛达妻子”未必是实情,但诸葛亮对孟达“切齿”应是符合事实的。孟达云“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之意是诸葛亮虽然恨我,但却不会做出杀害我妻子儿女的行为,同传所记载诸葛亮与孟达书信中所谓“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关问答
魏延被刘备重用,而诸葛亮为什么却不看好他呢?
1个回答2022-12-21 12:35
魏延被刘备重用,但是诸葛亮却不怎么看好他,是因为诸葛亮觉得魏延并不是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不是个可用之才。
刘备破格重用魏延,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魏延之死与诸葛亮有关系吗?
1个回答2023-08-18 09:45
是因为诸葛亮和魏延互相不服气,所以诸葛亮肯定不会重用魏延,魏延的冤死确实是诸葛亮没有重用导致的。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呢?
1个回答2023-02-22 09:41
因为诸葛亮认为魏延卖主求荣,反复无常,而且有反骨,所以看不上他,没有重用他。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为什么没有重用魏延?
2个回答2023-02-26 12:57
因为诸葛亮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他已经看出来了魏延不可重用,所以就没有重用他。
被刘备重用的魏延,因何不被诸葛亮看重?
3个回答2023-01-20 20:06
因为诸葛亮认为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实力的,而且人品不是特别好。
诸葛亮和魏延!
4个回答2022-09-25 20:41
诸葛亮:前期小心谨慎性格隐忍,一朝得势性格狠辣喜权, 魏延:足智不下诸葛,多谋不如诸葛,隐忍功夫不如诸葛 后刘备封魏延为汉中太守,为的就是制横诸葛, 只是最后还是因为隐忍的功夫不到家,败给诸葛。 可...
全文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历史上把这一故事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6:35
“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叙述了刘备求贤若渴、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蜀汉的故事,“三顾茅庐”在现在也有招聘贤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意思。刘备”三顾茅庐“发生...
全文
魏延那么有才为什么诸葛亮不重用魏延?
3个回答2023-03-14 21:57
因为诸葛亮看出魏延天生反骨,迟早会叛变,所以诸葛亮不重用魏延。
三国时期是诸葛亮主动找刘备的?还是刘备去请的诸葛亮?
1个回答2022-12-15 07:23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