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道德经》第五章·守中

2023-11-13 01:52

1个回答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活动:读背,懂

读背的目的是弄懂文章大意。“天地不仁”,读。

ppt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师:把一些难写字写一写。“橐龠”两个字,“刍狗”的“刍”,读音是“chú”。

(生书写)

师:好的,开始落实训练,读起来。

ppt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ppt3: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师:这两句作者由天地之道讲到圣人之道,他们都有共性,你发现了没有?

1.无所谓仁慈,没有仁爱(没有偏向,公平无私)

2.任凭万物百姓自生自灭、自作自息(随其自然,不加干预)

天地于万物的“仁爱”不是没有,而是公平的,不会因为爱哪个就给它更多一点,也不会因为不爱那个就少一点,“不仁”是更加公平的仁爱。

ppt4: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②犹橐龠(tuóyuè):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三声):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师:“屈”的意思是“竭尽、穷尽”,请标记在书上。

请大家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天地之间”,读。

ppt5: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生齐读)

师:我们学习最后一句,“多言数穷”,读。

ppt6: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学生齐读)

师:我们要特别注意“数”是个通假字,意思为“速,加快”,这个句子翻译为“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师:多么美妙的文字啊!我们要能很通顺地解析课文,大家一起来朗读。

ppt7: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弄懂内容。

活动二:听记,知

师:继续我们的训练——听记,知晓很多知识。拿起笔来,我讲,大家做好旁批。

ppt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开篇用例,正面用例。

师:注意这都是文学的语言。
相关问答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老子道德经 第五章
1个回答2024-04-17 21:57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
全文
守中抱一道德经第几章
1个回答2022-10-27 06:33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讲到:“在于根深蒂固,守中抱一而已。
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守守德啊新版内容?
1个回答2024-02-09 08:12
《小学生守则》是中国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部于 1955年制订并发布。1963 年、1979年和1981年先后三次修订。1981年 8月发布的内容共10 条。 2015制定了最新版。...
全文
求知守守法的文章
1个回答2022-06-22 19:56
看法律频道去
守着阳光守着你-文章
1个回答2022-07-24 01:38
是挺感人的。
小学生明理守法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07 10:35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出生。著有散文集《严文井散文选》,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一条...
全文
名人写的守时文章?
1个回答2024-03-11 12:35
如果说需要写文章的话,各方面都需要需要你一个事实的一个证明在里面,所以说才看个人。
有关遵守社会公德或自觉守纪守法的成语有关遵守社会公德或自觉守纪守法的成语d
1个回答2024-01-24 03:33
:“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逗雀追”、“一诺值千金”、“山返早金口玉言”、“守口如瓶”、“说世扒一不二”、“掷地有声”、“人无信不立”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个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
全文
尊德守礼 ,还是遵德守礼?
2个回答2023-12-12 17:18
尊德守礼。尊德是一种层次更高的要求,尊重道德的约束,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发自公民内心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出自《中庸》,朱熹、陆九渊在教人为学功夫方面的分歧在于如...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