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典故 兄弟阋墙故事介绍

2023-11-13 19:49

1个回答
1、春秋时期,郑国郑武公在申地娶了个老婆,取名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兄弟。

2、庄公出生的时候,自然生产,脚先面世,吓着了姜氏,古人迷信。于是给庄公取名“寤生”,很不喜欢他。更喜小儿无赖,小儿子特见宠爱。有弟弟的哥哥是不是都深有同感——姜氏欲立共叔为继承人,经常在武公面前叨叨,武公不允——古有立长之传统。

3、后来,庄公继承的武公的爵位封国,姜氏又为共叔段求封地——兄弟分家。姜氏看中“制”这个地方,庄公不允。最后,共叔被封在一个叫做“京”的地方。打出名号——京城大叔!伯仲叔季是兄弟的排行,这京城大叔的大叔不是油腻大叔的大叔,注意区分。

4、祭仲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早圈起来,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愈演愈烈,发展壮大了就奈何不了他了。生根发芽,四处蔓延的杂草尚不可收拾,何况是您的弟弟!

5、庄公结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且看我的手段,如何收拾他!

6、既而,共叔命西北边疆二城听从自己的号令。

7、公子吕谏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此事君王何以处置?若要大政交与大叔,请让在下去侍奉新主,否则,就除掉这个隐患吧!政出多门,民无所措手足——这也是拿人民说事!

8、庄公回答,不必担心,一切尽在掌握,自作必将自受。(哪来的自信?)

9、既而,大叔不再试探,直接将二城拿下,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廪延这个地方。

10、这回,子厚叹息道:这下好了,养虎遗患,势不可挡了。庄公似乎有主角光环,慢条斯理,不急不慌——不义不暱,做坏事还不藏着掖着,现在闹得欢,将来拉清单。。(有谋人之心,而使人知之,危矣!)

11、这边厢,修成浚池,招兵练甲,热火朝天。整军经武,集结完备,欲思一逞,姜氏为内应——何以至此啊,同样是儿子,差别怎么这么大捏!

12、间谍报告了举事日期。排兵布阵,子封挂帅,兵车二百乘(约摸两万人)!一战而下,京人降。段奔往鄢城。

13、大叔不尊兄长,不称为弟,如外国君主,故题目用克敌的克。。称庄公为伯,讥讽他长兄如父,却不教而诛。搞阴谋。欲擒故纵。不言出奔,有责备的意思。

14、后来啊,庄公把姜氏(内应)流放到了颍这个地方。同时,指天发誓,不及黄泉,永不相见。
相关问答
兄弟阋墙
1个回答2023-06-02 03:31
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兄弟阋墙说了什么事情?
1个回答2022-12-27 03:41
问医生去呀,
兄弟阋墙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25 20:37
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兄弟阋墙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26 04:33
语出《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兄弟阋墙,意思什么?
3个回答2023-05-29 18:50
阋:争吵;墙:门屏。原指兄弟相争吵。后比喻内部分争。
兄弟阋墙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3 04:47
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兄弟阋墙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3-16 19:34
兄弟阋墙故事兄弟们在家中争吵,当外人欺上门时,兄弟同心扺抗外侮
兄弟阋于墙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9 03:26
兄弟阋于墙的意思是指亲人或朋友因为一些矛盾或争执而产生冲突,最终导致友谊破裂。 1.成语来源 兄弟阋于墙出自《左传》,原文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之间互相争斗,形容内外交困。 ...
全文
兄弟阋墙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3-15 14:21
兄弟阋墙故事兄弟们在家中争吵,当外人欺上门时,兄弟同心扺抗外侮
兄弟阋墙兄弟俩因为什么闹翻,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1 16:14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和的话最后都是会闹翻的,所以这样还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