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德故事》读后感

2023-11-14 02:16

1个回答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外美德故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外美德故事》读后感1

  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美德是温暖人心的行为,美德是一枝在冬日傲霜的寒梅。美德是一颗巍然屹立的松柏。古今中外,世间流传着多少广为人知美德故事,又影响着多少人走向成功。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肯定是家喻户晓,春秋时代,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了许多梨,让孔融和他的弟弟先吃,母亲让孔融和弟弟先拿,孔融看着这些梨子,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孔融心想,要是他拿了最好最大德梨子,哥哥和弟弟吃什么呢?于是,他拿起最小的梨子,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父亲看见孔融的行为十分欣喜,于是问孔融:“为什么,你要拿最小的?”孔融笑眯眯地说:“如果我拿了最大的,哥哥和弟弟吃什么?”父亲听了兴高采烈,心想孔融只有4岁,就懂的礼让,将来肯定能干成大事。

  孔融只有4岁就能让梨,从小就懂得礼让,想想自己,从小有多少人懂得谦让?想想自己现在,有多少人如果有好吃的能分给别人?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着父母的关爱,一有什么事,父母都会千依百顺,自己要是有好吃的,大都数人会自己吃,不舍得给朋友,给自己的家人品尝。我们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我们青少年一代,就应该要有谦让的品德,从而做到礼仪之邦的风范。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有一次,列宁从楼梯上走下来,正好与一位端水盆的阿姨迎面赶上来,阿姨一看到列宁走下来,赶紧避让,列宁看到这个场景,连忙说:“您手里有东西,而我没有,还是让您先走吧。”列宁不分贵贱,让这个阿姨先走的场面,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中,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不分贫富贵贱,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提供方便,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等人让座,主动扶老人过马路等。我们应该具有谦让的品德,即使成功了,我们也不应该骄傲自大。

  通过阅读《中外美德故事》,我觉得无论古今中外美德都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那让我们从学习孔融让梨开始把美德时时刻刻放在心中,让美德时时刻刻伴我成长!

《中外美德故事》读后感2

  美德使人更美好,令社会更和谐,使生活更丰富多彩。

  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逐步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让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价值,让我展望人生的道德观。

  美德,是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累。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当继承的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例如西汉学者匡衡凿壁偷光、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事情,他们的精神到现在也是我们青少年该学习的`。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勤奋好学,才能得到成果。

  历史上的那些成功人士,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咬紧牙关,克服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会被人们传承,会影响着许许多多的青少年,让我们携手,让中华美德驻存!

《中外美德故事》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中外美德故事》这部书,其中让我感动的是孝心。子路,春秋末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勇敢闻名。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一直都靠吃粗粮和野菜生活。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白米饭,可家里连一粒米也没有,于是,年幼的子路翻山越岭,不畏艰险,翻过了几座大山去亲戚家借了一小袋米回来,达成了父母的心愿,让父母吃到了白米饭, 周围的邻居都夸子路孝顺。

  星期天,我陪奶奶去买菜,路边一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奶奶走上前去问道:“小姑娘,你怎么会在这里卖菜啊?”小姑娘回答道:“我奶奶生病了,吃了药在家休息,以前都是奶奶照顾我,现在奶奶不舒服,所以今天我替奶奶卖菜。今天的菜很新鲜的,你们要不要买点?”我对奶奶说:“奶奶,我们买点吧。”奶奶买了菜,我们和小姑娘道了别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小姑娘可真有孝心啊,就似子路一样,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们一定要像她学习!

《中外美德故事》读后感4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是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积极正面的精神才能够不断的前进。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所以传承民族精神,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很重要!

  在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著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离开家乘船在海上漂流。这时,海上起了一阵巨大的风,把船给掀翻了。第二天,鲁滨逊发现自己躺在小岛上,小岛上一个人也没有。鲁滨逊唯一的面包也被海水冲走了,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吃食物了,再这样下去,他就会被活生生的给饿死了。忽然,他看见了一只小羊跑在了他的面前,于是,鲁滨逊就紧跟在小羊的后面。山羊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里面全是树,他听见了很多只山羊喊叫的声音。于是鲁滨逊一饿的时候就抓山羊,他把山羊的皮毛扒下来,用手把羊肉给撕成一块一块的。等太阳出来的时候,把羊肉放在阳光下晒,晒干就可以吃了。由于长时间的追捕山羊,最后,他比山羊跑的还要快。他在这个孤岛上呆了也有些时间了,于是鲁滨逊用钉子当针,从破袜子上拆下线来,把羊皮缝在一起,穿在身上。渐渐地,他用周围的树木等东西建造起遮风避雨的屋子,又制作了鱼竿,钓鱼吃。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直到1709年被罗杰斯的船队发现,才被救起来。当他被发现时已经成了一个野人,甚至忘记了人类的语言。之后他又在船上工作了两年,1711年才终于返回了英国。

  鲁滨逊适应环境,自食其力,勇于思考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将源远流长。作为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学习鲁滨逊身上这些常人不具有的精神。让我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此而欢呼喝彩吧!

  中外美德故事,它们让我知道了如何战胜困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退缩了,你将永远不会成为有用的人。只要你勇于创新,勇于战胜困难,即使输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因为毕竟自己努力过,以后就不会再后悔了。

  我想要成为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你呢?

相关问答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9 14:16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胡皮什么歌? 答案如下:歌曲是《你慎让把我忘了》,由安德鲁劳埃艾裤孝差略特的一首诗改编的而来。
有才有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无德
1个回答2024-03-11 19:48
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8 04:0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
全文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1个回答2022-10-28 08:57
老子的《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3 06:41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01 13:32
个人见解: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故而有真正的德;下德之人,不失德的本体,不失所德,所以无可称为真德。 如果这样说,所以下文才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关键点是在对德的有意而为还是随顺大道的...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3-23 12:41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作为产生一切的本体它本身不是再从什么东西而获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为它不是从比它更基本的东西获得但却能够产生出其它东西,所以说,“是以有德”。“下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19 09:02
上德即是道,如同大学里的明德,也如同佛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不德,即是不执着于德,所以才有了德这个层面存在。如心经所说空即是色。下德即是三维所有,全来自于德,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7-20 18:45
嗯~这讲得是乾坤两种状态,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观念,上德与下德都是符合大道的,只是对大道的不同应对,都是君子的行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天行刚健,而变化莫测,具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这是符合道的行为。 ...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1个回答2023-03-17 03:56
什么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答案? 答曰:“——第一句:“人们的上德的表现是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而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就是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就认为是有道德的上德了;人们的下德的表现是不遵循道...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