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地震)

2023-11-14 16:21

3个回答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在四川大地震抢救现场,一位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那一刻
她用身体挡住了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垮塌,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救援时
她为遗体的尊严献出红布
当救援队将欢欢幼儿园废墟上一块块砖瓦清理开时,在当地经营布料生意的贺思萍,也在救援现场。孩子的遗体被一具具抬出,但却无法及时找到为孩子遮盖的布。此时余震未了,楼房仍有垮塌的危险,贺思萍二话没说,冲上店铺二楼,为救援队搬来了一匹红色呢子布。平凡的她为无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后的尊严。

废墟下 同桌的鼓励让她挺过4小时
据华西都市报 昨日上午,都江堰向峨中学初一学生小雪(化名)躺在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化名)的名字。
昨日上午,小雪正在接受抢救。医生说,她双手骨折,头部伤情严重。尽管全身缠满绷带,但小雪仍想念着小亚。“小雪说,前天下午2时30分,她们正在上课,教室屋顶突然摇晃起来,就在大家准备逃离时,整座教学楼轰然垮塌,之后她什么也看不见了。
就在这时,她听到小亚的呼叫,原来,小亚和她紧挨着。“小亚,我在这儿!”小雪赶紧向小亚打招呼。小亚听到呼唤,随即将手伸过来,4只小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但她仍向小雪承诺绝不放弃生存的机会,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两个小时后,小雪听到外面开始有些响动,她立刻意识到是“救兵”到了。可是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小亚,你答应过,不能失言呀!”小雪对小亚大声吼着。尽管这样,小亚的声音还是越来越弱……
3个多小时过去了,小雪发现小亚已没了反应。小雪用力呼喊小亚,小亚还是没有动静。
下午7时许,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但小亚已去世多时。

危难中感受邻里情
住在兰州市城关区牟家庄342号的78岁老人陈宗明,在5月12日地震中,从6楼的家中与老伴相互搀扶着出来躲难,但由于腿脚不便,他们走到4楼感觉有些吃力。这时,一名已跑到楼下的邻居却返回来,将老人背下楼。
陈老告诉记者,这名年轻人住他们对面,搬来不久,上下楼梯时见过几次,也不知道对方叫啥。对方将他背下楼后,带着女友匆匆离开了……

叔叔我好渴,能把水卖给我吗?
据新华社电 被埋在废墟下20小时后,小女孩青青(化名)被救援人员救出,她感受到光线后的第一意识是要喝水。
青青是四川绵竹县汉旺镇武都教育中心的一名小学生,12日汶川发生地震后,距离汶川不到100公里的绵竹市也被波及。青青和300多名老师同学一起被埋在废墟下。考虑到青青内脏可能破裂,救援人员用矿泉水瓶盖子喂她水喝。青青一着急,从口袋里掏出2元钱,说:“我买一瓶行吗?”
汉旺镇居民张晓波介绍,为了救出更多的孩子,居民在吊车和铲车到达时,放弃了抢救自己亲人的先机,让救援人员先到学校抢救废墟下的孩子们。
来自德阳的一位志愿者说,他和40多名同伴12日晚就赶到学校,轮流抢救。他说,站在4米高的废墟上已忘记了危险,只想多救几个孩子。
据当地部门介绍,和青青一起被救出的还有2名存活的孩子。绵竹县督导办主任叶丰明介绍,全县还有五福小学、广智学校、遵道学校受灾严重,约有700名师生被埋在废墟下。“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尽全力抢救!”叶丰明说。

地震中的特殊手术:无一名医生丢下病人独自逃生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人民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面对强震,断电,他们没有放弃病人逃生,而是不约而同选择了留下。在应急灯的照耀下,大约花费了半小时,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了大楼,成为这栋楼里,最后逃生的人。
医生邹建文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那是前日下午2点半左右,一名护士,一名麻醉师,医生曾令春、易勇和他,当时正在4楼手术室,为64岁的病人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并已经成功切下阑尾。突然,地面强烈震动起来,连手术室的空调机都砰一声倒在地上,手术室的灯也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中,出于本能,医护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等震感过去,医生们站起身来,没有人提出做完手术再走,也没有人逃生,出于医生的天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在手术台前,做完这台手术。
此刻,手术室外,正在该院庆祝护士节的200多名护士,全院的病人,都感到强烈的地震。护士们集体蹲下,等强烈的震感过去后,迅速下楼帮助病人们转移。病人们惊惶失措,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四处响起。能走的病人由家属的陪伴走下去,行动不便或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有医护人员搀扶下楼,病情更重的,则由医护人员们抬下楼去。新生儿、产妇、刚做了手术的病人、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一个都不少的安全转移了。
只有这手术室仿佛成为隔绝一切的一个小世界。黑暗中,护士打开了手术室内备用的应急灯,这温暖的烛光照亮了手术室,曾令春医生主刀,邹建文医生做助手,凝神专注。手术像平时任何一个手术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缝扎,冲洗,缝口……特殊的是,手术中,能不时听到屋顶上瓦片掉落的声音,地面在余震中不时波动,在给病人缝合时,又再次发生余震,医生缝合的手也随之微微晃动起来。
这台特别的手术,还有一个特别的探视者。邹医生说,或许是害怕医生们丢下病人自己逃生,这名病人的儿子,几次不顾危险,来到手术室探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手术终于做完。医护人员们抬着病人走出了手术室,走出大楼。邹建文的心底突然升起一阵后怕……而病人的儿子,感动的对他们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困难时刻就靠你们医生。”
他们,成为最后撤出大楼的人。当夜,杨某被连夜转移到了成都的医院。

成都深夜见闻:无眠之夜 寒冷夜风挡不住暖人温情
新华网成都5月13日电(记者 肖林)将身边不多的食物和水分给他人、冒着不断的余震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献血、抛家别子坚守特殊岗位、继续开通欠费手机。12日深夜和13日凌晨,在不断明显感到震感、已死亡45人的成都市,寒冷的夜风挡不住暖人的温情。

12日23时50分,家住成都西北金沙附近的严女士一家,挤在空旷地带的小车内。她把车上不多的食物和水,分给了周围的人们。“危难时刻,我们更应互相依赖。”严女士坚定地说,“过了今夜,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

12日20时开始,300多名成都市民听到广播后,赶到市中心林荫街献血点无偿献血。尽管余震不断、多次5级以上余震震感明显、市中心高楼林立,市民们仍坚持献血到13日凌晨3点多。“我从来没有看到有这么多人踊跃献血,而且是这么迅速、不顾自己安危地赶来。”成都市血液中心老医师喻培彬说。

13日1时左右,中国联通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砚春,给四川地震局等应急单位送去几百台通讯效果好的CDMA133手机,以更好地畅通指挥通讯体系。他还介绍,联通已从12日晚开始对阿坝、成都、德阳、绵阳等地震灾区欠费的该公司手机继续开通,在12、13日两天向社会至少提供1000多台“免费手机”(充值280元获得同值话费和手机),以方便灾区群众联络。

在四川省地震局,记者看到,12日晚至13日7时,除了赶赴汶川等重灾区的人员外,四川省地震局的所有干部、赶来的四川武警消防总队军官全部坚守岗位。记者了解到,四川各地有很多党政干部、通信公司职工、新闻媒体记者等也是彻夜未眠坚持工作。

女生飞奔百里刨出4亲人
父亲被埋废墟中,多次尝试之后,幸运拨通了远在成都读书的女儿的电话。女大学生疾奔都江堰,在农民工的帮助下,徒手挖4小时,将埋在废墟里的一家四口成功救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5月12日下午,小倩(化名)的婆婆、爸爸等四名亲人和附近一名熟人在一起聊天,突然遭遇地震。房屋坍塌下来,将房内5人死死压在水泥堆下。全城的电力、通讯同时中断,5人根本没有办法向外界求救,而惟一身上带着手机的小倩父亲并没有放弃,他每隔几分钟就会试着给女儿打电话,希望让女儿回来营救自己。但电话一直没能打通。

昨天凌晨,经过抢修,都江堰城区的通讯开始逐渐恢复,但手机通讯仍非常不稳定。腿部骨折的小倩父亲半夜被雨水冲醒,再次拿起手机重复拨打女儿的电话,终于在凌晨4点听到了小倩的声音。

小倩来不及痛哭,立刻赶回百里之外的都江堰。一些自发从成都市赶来都江堰帮助救灾的农民工帮了大忙,在他们的帮助下,小倩等人徒手挖掘,终于将被埋的5人挖出。其中小倩的父亲受伤,其他3名亲人安然无恙,另外一人死亡。

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男孩手刨4小时救出女生

昨(14)天,直升机进入汶川县,映秀镇部分灾民成为该县最早得到救治的幸运者。昨天下午,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映秀镇漩口中学学生、13岁的女孩向孝廉讲述了她的求生经历。

压在水泥下我想看一眼爸妈再死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那时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想,我得看他们一眼再死。想到这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刨出了我双手血肉模糊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千万别截肢我还要养活父母呢

医生说,向孝廉的右手臂和左脚都可能被截肢。下午6点,她被送进了手术室,离开病床时,她向记者招呼说:“叔叔,祝我幸运吧。我叫向孝廉,我爸爸名叫向忠诚。忠诚孝廉,我们的名字取得好吧?我家在农村,非常贫穷,哥哥是个残废。记者叔叔,你帮我告诉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我最崇拜丁磊,我想以后像他那样挣很多钱。截肢了,我怎么去养活父母呢?”

据了解,漩口中学大部分是住校生。1200多名师生逃到了学校后面的山上。老师组织同学将坍塌房屋的木板取来作为床板,又从一些农户家里拿了锅和米,在野地里架锅煮饭,共架了约50口锅。昨天上午,救援的飞机出现了,给他们送来食品,并把伤者送到医院。

居民用独轮车推父母前行

根据指挥部安排,先期到达映秀镇的先头部队已在那里展开救援。一路上,记者遇到许多从映秀镇逃出来的人。他们说,由于断水断电已30多个小时,现在仍停留在映秀镇的人已不多了。大部分幸存者,正陆续赶往都江堰的紫坪铺。这些幸存者介绍说,目前映秀镇最缺的是药品和饮用水。

一路上,许多人用简易担架或滑竿抬着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受伤的亲人,有的伤员已奄奄一息。 还有的居民用独轮车推着自己年迈的父母……

王婉民: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喽,先救学生吧!

“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喽,先救学生吧!”--记都江堰市向峨乡爱莲社区支部书记王婉民

新华网成都5月13日电(记者 侯大伟)“我自己的妈也顾不上救喽,先救学生吧!”如果不是记者“质询”王婉民“为什么没有妥善安置街边的遗体,为什么没有安排人手救援倒塌房屋下的居民”时,作为都江堰市向峨乡现场救援的临时指挥者,该乡的爱莲社区支部书记王婉民可能根本就不愿说出这番让她内心深感自责的话。

向峨乡距都江堰市约30公里,处在丘陵地区。由于地震将距该乡的10公里山路全部震毁,外面的救援人员和车辆很难驶入。5月13日0时55分左右,记者花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才从都江堰市区赶到向峨乡。

由于没有足够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再加上乡政府驻地也已经全部垮塌,多名乡干部被埋在废墟下,王婉民紧急组织周围乡邻在乡上展开救援。

记者见到王婉民时,她正拎着手电筒在向峨乡中学指挥救援。在嘈杂的救援现场,不时有救援人员向她喊:“没有油了!发电机快没有油了!”

“到路边,找车放油!”王婉民喊道。

据她介绍,向峨乡中学共有420多名学生,只有不到100名学生在发生地震时及时逃了出来,其他的学生和10多名学校老师还被埋在废墟里。

“我们在外面还能隐隐约约听到里面呼救的声音,但由于我们没有吊车,也缺乏其他足够的救援物资,救援进展极为缓慢。听着里面孩子的呼救声,却进展缓慢,这心里像是被人用手揪着一样。”在对记者说这番话时,王婉民几乎是带着哭腔。

她告诉记者说:“我是眼睁睁看着自己87岁的老妈被压垮在废墟下的,我没有组织人去救她,我知道她已经不行了,我们要想办法尽量多地救可能活着的人,特别是救援那些被埋在废墟下面还未知生死的学生。”

12日14时35分左右,受到四川汶川7.8级地震的影响,有1.6万人的向峨乡发生建筑物大面积垮塌,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仅该乡政府所在社区就已经确认上百人死亡,其中有50多个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

13日1时40分左右,记者驱车返回都江堰的途中,从成都增援的救援车队正在赶赴向峨乡途中。

成都出租车赴都江堰救伤员 四川副省长感动道谢

“耽误大家几分钟,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昨(13)日,在省政府召开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副省长李成云突然把大家留住,噙着泪花说,希望代表地震灾区人民向成都的哥表示感谢。

昨(13)日下午,新闻发布会原定议程已经结束,李成云突然叫住了大家。他说,昨日凌晨3点半,他从德阳赶往都江堰灾区。走到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上时,看到成都的出租车打着应急灯,源源不断地往都江堰赶去。一番询问下,李成云才得知,原来是由于都江堰灾区伤员很多,运输力量比较紧张,电台通过广播号召广大出租车司机能够到都江堰帮助运输伤员。

“我感到非常感动。”李成云说到这里,声音已经哽咽了,“这真的是无私的奉献!在这里,我希望代表灾区人民说一声:感谢我们的的哥,谢谢你们!”
救援人员在废墟之下发现了几个学生,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他们都没能把那些学生救出来,束手无策的他们只好蹲在空地上号啕大哭...
有一个救援人员,我不知道他是武警还是解放军还是消防队员,我只知道他为了救人把六个指甲盖都挖掉了,两只手都是鲜血...
有一群解放军,为了给灾区送物资跋山涉水,每个人在至少负重30公斤的情况下往75度陡坡的山上爬,而此时如果发生山体滑坡,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一个广东的医生,家里九个亲人都在北川遇难了,他没有时间为家人掉眼泪,他一直在不停的救人,自己的脚受伤了,他没时间给自己包扎,他说他要去北川,去救人...
有一个女警察,她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同时又是失去孩子的父母,她一直在帮灾民,几天都没休息,直到晕倒。同事说没见她掉一滴泪...
还有一个18岁的兵,奉命区转移被困山上的群众,他去的第一天就感觉自己的腹部绞痛,他一声都没啃,一直忍着,心想一定要先把群众转移下去。到了第三天把所有群众转移了以后,他问一个医生要止痛药,说自己腹部痛的不行了,他的首长叫他去医院,结果去了一检查才知道他得的病叫疝气,而且他的小肠已经整个掉下来了,医生说他要是晚来三个小时就没救了。后来记者采访这个小兵问他:“你为什么要一直坚持着?”他说:“等我老的时候,我想到自己曾经救过这么多的人,我就会很欣慰。”
感人文章:不放弃 不抛弃是一篇关于抗震救灾 抗震救灾感人文章 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编辑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去世前,她给孩子留下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4个小时,他用双手刨出同学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

山上山下,他们相互牵挂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势在必行。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两位导游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牵挂。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最新情况】5月16日中午,《健康时报》记者赵安平给编辑部发回短信:“北川中学废墟中还有微弱的求救声传出。目前,现场有几百名救援人员在清理废墟,搜救仍在全力进行,他们不会放弃哪怕一丝希望。”
回答者:绿如意悦悦 - 魔法学徒 一级 5-19 13:21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为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

(感谢作者)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德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回答者:bobo_wyou_cn - 举人 五级 5-19 16:27
废墟中,有为母亲一直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直到孩子从废墟中被刨出来的时候也紧紧地护着孩子。孩子还在,而那位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母亲手中还握着一部手机,上面有这样一封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出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这是我从电视中看到的,真的很感人,至少我鼻子红了)
一所小学被夷为平地,从废墟中,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景象:一位老师张开双臂,用手臂为怀中的三个孩子支起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虽然老师和孩子们无一幸免,但是这位老师的精神却感动了天地。最终,三个孩子的家长提议:将这位老师与这三个孩子葬在一起!(我妈妈的同事说的,确实很令我震惊)
说实话,感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有位医护人员的老父亲病逝了,而他因赶着要上前线,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他说:“我不能当逃兵”;比如有位护士长在一边抢救伤员一边向记者说:“我的孩子就在对面那所小学里(那里已成为废墟),现在还没找到!”;震后第100个小时,有位年轻男子被发现埋在废墟中,背上“背”着如山的碎石、碎砖、预制板,当记者问到他是如何坚持如此之久时,他的回答是:“我不能然我的小孩一出生就没有父亲”……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我也无法全部列举,只是希望以上的例子能对您有所帮助。“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昨日6时许,当官兵们花费无数心血刨掉了压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时,初二二班的女生蒋德佳首先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生廖丽。
相关问答
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3-16 21:06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感人事迹故事:11岁女孩跳楼逃生返回救出多名老师 2008年05月20日 星期二 下午 05:40 ●现场声音 “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 ●人物档案 康洁11岁 ...
全文
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急急!!
1个回答2024-04-04 19:56
1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教导主任谭千秋。 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临危不惧,冷静镇定,在教学楼倒塌那一瞬间,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当救援人员挖开的时候,四个学生得救了,谭老...
全文
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4 07:33
废墟中,有为母亲一直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直到孩子从废墟中被刨出来的时候也紧紧地护着孩子。孩子还在,而那位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母亲手中还握着一部手机,上面有这样一封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出...
全文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1-27 04:23
  废墟中,有为母亲一直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直到孩子从废墟中被刨出来的时候也紧紧地护着孩子。孩子还在,而那位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母亲手中还握着一部手机,上面有这样一封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够活...
全文
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2-17 00:26
1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教导主任谭千秋。 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临危不惧,冷静镇定,在教学楼倒塌那一瞬间,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当救援人员挖开的时候,四个学生得救了,谭老...
全文
当年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3-21 03:52
废墟中,那3岁小男孩郎铮的一个敬礼!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
全文
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4-16 08:29
12日晚,脱险后的北川中学同学在校长刘亚春的组织下,男生4人一组,打着手电连夜搜索未脱险的同学,直到晚上三点半余震频发才停下来。第二天上午,同学们又协助武警救援队搭帐篷,维持现场秩序。许多学生到13日...
全文
2008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2 17:03
 感人事迹   人民教师谭千秋   那一天,他跟平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准时到学校,跟平时一样,出现在讲台上,就着粉笔在黑板上发起熟悉的声音开开始了跟平常一样的生活,只是,当他发现课在摇晃的时候,大...
全文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的感想
1个回答2022-09-19 11:40
偶也不知怎么写?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的人名
1个回答2024-05-13 00:10
乐刘会( 被困近70小时,压在废墟中的乐刘会对救助她的救援人员说:“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我就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我听到你们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没有(你们)声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