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妙计退敌的故事是怎样的?

2023-11-15 16:08

4个回答
当时齐国的干将攻打禹州,后来这个地方的刺史就面临富有出击,他设下埋伏,然后将瓜瓠盛火,然后他用了火攻的办法淹死了敌军。
当时他的国家正被外来敌人入侵。后来他采取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让敌人误以为他们是早做做好了准备,非常的害怕就撤退了。
他是运用了一个瓮中捉鳖的技术。假装自己被围困住,但实际上他们才是猎物。

      南齐将军鲁康祚、赵公政率领一万人马入侵北魏太仓口,北魏豫州刺史王肃命令长史傅永率领三千士兵前去迎敌。鲁康祚、赵公政率领的南齐军驻扎在淮水南岸,傅永率领的北魏军驻扎在淮水北岸,彼此之间有十几里的距离。傅永对下属说:“南方人善于夜间攻营,他们一定会在河岸浅的地方放置火把来标明,以便渡河。”夜里,傅永把军队分成两支,埋伏在军营外面。并派人用大瓢装满易燃物,派人偷偷渡到南岸,把大瓢放在水深处的水面上,叮嘱士兵说:“看见火起,就点燃它。”

       当天夜里,南齐军果然率领士兵进攻傅永的军营,遭到傅永伏兵左右夹击,鲁康祚等人逃走,撤退到河对岸去。火焰竞相燃起,河岸上连成一片,鲁康祚的士兵不知道该在哪里渡河,淹死的不计其数。傅永活捉了赵公政,找到鲁康祚的尸体,班师回朝。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入侵北魏楚王戌,王肃又命令傅永破敌。傅永带领心腹一人,骑马去见楚王戌,让他们填平外面的壕沟,夜里,在城外埋伏了一千多士兵。拂晓时分,裴叔业率领军队抵达城东,准备围攻。傅永的伏兵突袭裴叔业后部的军队。裴叔业留下将领驻守军营,亲自率领数千精兵去援救。傅永登上城楼,看见裴叔业已经向南走了几里,就命令打开城门,奋力攻击,打败了他们的先头部队,缴获敌军的伞扇、鼓幕、盔甲、兵器一万多件。裴叔业首尾无法兼顾,只好逃走。

      有人想要追击,傅永说:“我们的兵力弱,不足三千人,他们虽然失败但兵力仍然很强盛,不是力量不足而失败,而是他们中了我的计,而且,敌人既然不知道我们的虚实,这样就足够将他们吓跑。我们俘获了这些算很多的了,追击又有什么意义呢?”傅永不但仗打得好,而且能写文章,孝文帝称赞他说:“上马能击贼,下马写文章,只有傅永啊!”孙子说“上兵伐谋”,即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傅永以自己的军事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正是凭借过人的谋略和周到细致的部署,傅永两次以少胜多,以较小的代价取得破敌斩将、缴获大量军需的辉煌战果。

相关问答
一妙山人师傅是谁
1个回答2024-05-20 04:54
一妙山人师傅是潜心研究道法的道士。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一妙山人,道号三城,河南天中人。早年师从知矶子,皈依于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一妙山人自幼与名门道派渊源颇深,家学丰厚,研习道法数十载。时隐山野,时...
全文
廉颇巧计退敌兵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14:54
廉颇巧计退敌兵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推荐内容 廉颇巧计退敌兵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廉颇巧计退敌兵 最新回答 2条回答 匿名用户 老将廉颇出邯郸西门,来到离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这...
全文
傅永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17 08:42
傅永(434年~516年),字修期,清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后来在王肃手下任职,领兵打败齐将鲁康祚、赵公政的进攻;又于楚王戍营伏击南...
全文
一开始无敌的修真小说,有很强大的师傅
1个回答2023-08-24 18:14
修真归来在都市
永远不要后退、退到最后退无可退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6-01 13:56
意思是退到最后你就没有退路了,只有拼了
敌退我进,敌进我退,下几句是什么来着?
2个回答2023-04-01 14:16
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是“仙人自有妙计”,还是“山人自有妙计”
3个回答2023-09-01 16:05
是“者陵念仙人自有妙计”。 这是出自明朝·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仙人自然有妙法,能够预知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有时也会单独成句,用于劝诫别人只要防备得好,便能避免灾祸。 此外,虽然“山人”...
全文
傅永杰为什么叫傅爷
1个回答2023-06-28 01:50
性格导致。傅永杰是电视剧《History4-近距离爱上你》中的人物,堪称史上最强GONG,在强悍这巧友一块其他人无人能及,由于其性册猜格过于强势,颇有“州宽型大哥”风范,使得观众将其叫做了“傅爷”。
永不言退的下一句
1个回答2024-02-29 19:09
永不言退,我们是最好的团队。  永不言退的意思:一个人遇到了困难,永远都不要说退缩,要用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不放弃。 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团队和群体有...
全文
山人自有妙计典故?
1个回答2024-02-17 03:41
这是三国时候诸葛亮爱说的一句话,在《收姜维》等戏曲中多次出现.“山人”,指山野之人,因为他原来“躬耕陇亩,不求闻达与诸侯”(亲自在天地间耕种,不求在诸侯之间闻名显达),故称隐士.全句话的意思是,山野...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