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故事:夏神祝融

2023-11-17 19:53

1个回答
       

      《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早在搜集整理春天故事系列时就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季之神,可迟迟没有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山海经的资料不是很周全,里面的内容语言也有些晦涩。二是想横向比较一下各个文化形态下的季节之神,看看各国文化中的季节神的异同,像埃及神话中独有春神,希腊神话中的季节神也只有春夏秋。好像有些贪婪了,我快跟不上季节的变换了,立夏之后就先呈上夏季之神——祝融的故事吧!以后这些想法留待慢慢细究吧!

      火神祝融作为南方天帝炎帝的助手,手中始终拿着一杆秤,想是要衡量人们所做的事情的“轻重”,犹如天上的眼睛,监视着人间善恶。

           

        黄帝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生成一副红脸膛,长得威武魁伟,聪明伶俐,不过生性火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那时候隧人发明钻木取火,还不大会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别喜欢跟火亲近。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里,只要不是长途转递,就能长期保存下来。黎会用火烧菜、煮饭、还会用火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赶跑蚊虫。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带着整个氏族长途迁徙,黎看到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

        一次,大家刚定居下来,黎就取出尖石头,找了一筒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钻起火来。钻呀,钻呀,钻了整整三个时辰,还没有冒烟,黎很生气,他嘴里喘着粗气,很不高兴。但是没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钻。钻呀,钻呀,又钻了整整三个时辰,烟倒是出来了,就是不起火。他气得脸子黑红,“呼”地站起来,把尖石头向石头山上狠狠砸去。谁知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碰在石山上,“咔喳”一声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聪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嘣嘣”敲了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就“吱吱”冒烟了。再轻轻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窜了。

      自从黎发现石头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费很大工夫去钻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中原的黄帝知道黎有这么大的功劳,就把他请去,封他当了个专门管火的火正官。黄帝非常器重他,说:“黎呀,我来给你取个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远,融就是光明,愿你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黎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磕头致谢。从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黄帝在位的时候,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名叫蚩尤,经常侵扰中原,弄得中原的人无法生活。黄帝就号令中原的人联合起来,由祝融和其他几个将领带着,去讨伐蚩尤,蚩尤人多势众,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一个个身披兽皮,头戴牛角,口中能喷射浓雾,好不威风。开始打仗的时候,黄帝的部队一上大雾就迷失方向,部队之间失去联系,互不相顾。蚩尤的部队就趁势猛扑过来,打得黄帝所部大败,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来。

        黄帝被蚩尤围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战。不久,因发明了指南针,就再也不怕浓雾了。后来祝融见蚩尤的部下都披兽皮,又献了一计,教自己的部下每个人打个火把,四处放火,烧得蚩尤的部队焦头烂额,慌慌张张地朝南方逃走。黄帝驾着指南车,带着部队乘胜向南追赶。赶过了黄河,赶过了长江,一直赶到黎山之丘,最后终于把蚩尤杀死了。祝融由于发明了火攻的战法,立了大功,黄帝重重封赏了他,他成了黄帝的重要大臣。

      黄帝的部队班回朝时,路过云梦泽南边的一群大山。黄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问道:“这叫什么山?”祝融答道:“这叫衡山。”黄帝又问:“这山的来历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时候,天地一片浑沌,像个鸡蛋。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生灵。他活了一万八千年,死后躺在中原大地之上,头部朝东,变成泰山;脚趾在西,变成华山;腹部凸起,变成嵩山;右手朝北,变成恒山;左手朝南,就变成了眼前的衡山。”刚刚说完,黄帝紧接着又问:“那么,为什么名叫衡山。”祝融马上答道:“此山横亘云梦与九嶷之间,像一杆秆一样,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黄帝见他对答如流,非常高兴,笑呵呵地说:“好哇!你这么熟悉南方事务,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黄帝并不说出是什么重任。

        队伍在衡山驻扎下来了。黄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个部落的朝拜。许多氏族首领会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兴,祝融一时兴起,奏起了黄帝自己编的曲子-咸池之乐,黄帝的妃子嫘祖也踏着拍子,跳起舞来。大家见了,都围着黄帝跳了起来。跳了个痛快以后,黄帝叫大家静下来,说:“我就位以来,平榆罔,杀蚩尤,制订历法,发明文字,创造音律,编定医书,又有嫘祖育蚕治丝,定衣裳之制。现在天下一统,我要奠定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从今以后,火正祝融镇守南岳。”大家一听,都大声喊着:“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融这时才知道,原来黄帝说的委以重任就是这么回事。

        黄帝走了以后,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务。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他看到这里的百姓经常吃生东西,就告诉他们取火,教他们把东西烧熟再吃。他看到这里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诉他们使用火照明。他看到这里瘴气重、蚊虫多,百姓经常生病,就告诉他们点火熏烟,驱赶蚊虫和瘴气。百姓们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后,就成群结队地来朝拜他。大家说:“祝融啊,我们人丁兴旺了,鸡鸭成群了,五谷丰登了。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感谢你,我们要尊你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们就叫你赤帝吧!”从此,祝融就被大家尊为赤帝了。

        正在大家安居乐业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从中原地带来了震天动地的杀喊声。百姓们吓得不得了,都跑来问祝融是怎么一回事。祝融告诉他们说:“这是共工和颛顼争帝位,打起来了。”他们打了很久,还是不分胜负,共工气得七窍生烟,纵身一跳,一头朝不周山上撞去。这不周山原来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它撑住了天空,不让天垮下来;它系住了大地,不让大地倾斜。共工一头撞过去,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火星飞溅,照亮了半天,撑天的柱子折断了,系住大地的绳索也绷断了。从此,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方向落下去。大地向东南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东南方向流过去。

       

        本来,南岳衡山这块天眼看也要垮下来了,这块地也一晃一晃的就要翻过去了。老百姓一个个抱着大树,攀着岩石,吓得哭起来了。祝融连忙使出自己的全身本领,像个大柱子一样撑住这个地方的天才没有垮,山才没有塌。唐朝有个诗人,特意写了这件事:“东南地益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后来,还有一个诗人也写道:“地涌一峰秀,高撑南楚天。”祝融在南岳山上活到一百多岁才死去。百姓把他埋在南岳山的一个山峰上,并把这个山峰命名赤帝峰。他住过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在祝融峰顶上,百姓们修建了一座祝融殿,永远纪念着他的功德。

一、从黄帝六相到六官的演变

天师——冢宰——吏部尚书

祝融,帝喾火正吴回

后土——司徒——户部尚书

句芒——宗伯——礼部尚书

祝融——司马——兵部尚书

蓐收——司寇——刑部尚书

玄冥——司空——工部尚书

六部的演变

天官——吏部

黄云氏—土正—中官—户部

青云氏—木正—春官—礼部

缙云氏—火正—夏官—兵部

白云氏—金正—秋官—刑部

黑云氏—水正—冬官—工部

    “句芒” 指春季出土植物。所以做春官的官名。

    “ 祝融” 祝指男巫,融指的是大明,大亮,泛指明亮 。夏天四季中光明最多的季节所以祝融用作夏官官名。

    “ 蓐收 ”蓐指秋季陈草。蓐收秋官官名。

    “ 玄冥” 玄指黑色。冥指幽暗。冬季是四季中黑暗最多的季节所以做冬官官名。

        句芒、祝融、蓐收、玄冥本为春夏秋冬四官官名。后演变为春夏秋冬四季神名。

二、五方天帝

        五帝为统治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之天神,即东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即天下之帝,为华夏上古五位圣王贤君,即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中央天帝:黄帝(轩辕氏)。和后土娘娘,手中一绳,掌管八方。所谓“黄帝四面,各监一方”:

  东方天帝:伏羲(青帝,太昊氏),辅佐大臣:木神句芒,手中一规,为春神;

  西方天帝:少昊(白帝,金天氏),辅佐大臣:金神蓐收,手中一曲尺,为秋神;

  南方天帝:炎帝(赤帝,神农氏),辅佐大臣:风神飞廉,火神祝融,手中一秤,为夏神;

  北方天帝:颛顼(玄帝、黑帝,高阳氏),辅佐大臣:水神玄冥,手中一锤,为冬神。

三、同神名不同神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同神名不同神很常见。祝融神有祝融容光,祝融黎,祝融吴回。玄冥神有修和熙《左传》修及熙为玄冥。类似的还有《左传》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稷神也有周弃和烈山氏之子柱之分。 同神名不同神。

四、 “春夏秋冬”四官与“东南西北”四方的关系

        中国大部分地方属于季风气候。春天东风,夏天南风,秋天西风,冬天北风。之所以《山海经》里春官句芒是东方神。夏官祝融是南方神。秋官蓐收是西方神。冬官玄冥是北方神。就是与中国的季风气候有关。

        类似于《尧典》里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为了确定春夏秋冬分别前往东南西北。黄帝时代的祝融容光就是因为历法上确定立夏点才到南岳衡山的并非衡湘土著。

        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属于历法词汇。出自同一个民族的语音并非四方的四个民族。反应了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四季季风的变化并融入到历法当中。

1.《陪孩子读山海经》系列

2.中国神话绘本系列

3.中国图画书典藏书系
相关问答
夏季故事:夏神祝融
1个回答2024-01-09 09:47
              《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早在搜集整理春天故事系列时就想着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
冰雪融化是夏季吗?
3个回答2022-09-03 04:25
冰雪融化的时间,一般都是开春 俗话说,万物复苏冰雪融化 不过实际上还要看温度,如果温度不够,即使节气到了夏天,冰雪也化不了 所以很多事不能完全按照节气算,那只是一个参考,并不是肯定的 因此,很多时候,...
全文
小暑时节,时维季夏,浅握清风,祝福夏安。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07:29
小暑是夏季刚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算最热,夏季的最后一个月轻轻地抓住清风,感受自然的美好,祝福夏季安康。 小暑时节是说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时维季夏表示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全文
宝宝夏季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宝宝夏季感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23 21:29
1 宝宝夏季感冒的原因是什么一 内在原因 ...
全文
夏季应季水果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8-15 00:35
西瓜,香瓜,樱桃,
古人对夏季的称呼是盛夏还是三夏
1个回答2024-01-29 18:29
古人对夏季的称呼是三夏。 古人对夏天的雅称有:朱明、朱夏、昊天、长赢、三夏、九夏、长夏、长夏、槐序、炎节、夏令等。 1、朱明: 汉代学者编纂的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天》称:“...
全文
夏季节气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1 12:33
有六个,属于夏天的节气有六个。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
全文
那笑容是夏季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9-01 04:15
周杰伦,退后
夏季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0:39
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
全文
夏天季节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22:15
夏炉冬扇 xià lú dōng shàn [释义]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语出] 汉·王充《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