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直笔的诗词典故

2023-11-18 02:33

1个回答

   典源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释义用法 春秋时,晋国的赵穿在桃园杀死晋灵公。当时赵穿的族人赵盾 (宣子) 正在逃亡,还未出国境,听到这个消息就返回来了。因为赵盾是正卿,因此史官董狐记录说:“赵盾杀国君。”孔子称赞董狐是古代的优秀史官,因为他写史无所避忌。后以此典称颂敢于秉笔直书的史臣。

   用典形式

  【董狐笔】 唐·杜甫:“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宋·文天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董狐执笔】 宋·苏辙:“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董狐直笔】 宋·黄庭坚:“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狐董仗毫端】 明·瞿式耜:“逄 干思柱后,狐董仗毫端。”

  【笔挟董狐直】 清·唐孙华:“笔挟董狐直,书过袁豹半。”

相关问答
董狐直笔是一个什么故事?董狐直笔又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2-17 08:00
《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史官,相传在春秋时期,晋灵公继位后不管政事,不仅残暴还只知吃喝玩乐,而后相国赵盾管理政务后多次上言,人家晋灵公正开心...
全文
董狐直笔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6 03:19
说到董狐直笔其实是一个成语,小编算是初次见到了,好吧,孤陋寡闻了,但是这都不是问题,因为可以学习一番啊,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这个董狐直笔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这个董狐直笔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跟随...
全文
董狐直笔讲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0:54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一位史官。当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一个骄横霸道的人。他七岁就即位为国君,长大后也幼稚无知,蛮不讲理。国相赵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谏,但晋灵公根本不听,日久,还对赵盾怀恨在心,几次三...
全文
董狐直笔讲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6-03 17:20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你就是主谋...
全文
董狐直笔的故事 董狐直笔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3-12-14 16:16
1、成语典故: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
全文
董狐直笔讲述了什么?
1个回答2023-11-12 18:29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一位史官。当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一个骄横霸道的人。他七岁就即位为国君,长大后也幼稚无知,蛮不讲理。国相赵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谏,但晋灵公根本不听,日久,还对赵盾怀恨在心,几次三番设...
全文
董狐直笔的介绍
2个回答2023-11-17 13:32
董狐直笔故事: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
全文
董狐直笔出自史记的哪一章
1个回答2024-01-26 15:09
应该不是出自《史记》吧,应该是《左传·宣公二年》,原文: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
全文
董狐直笔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3-12-16 00:21
1、成语典故: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
全文
“执董狐之笔”写什么?
1个回答2024-05-04 08:25
历史 董狐之笔,成语,拼音dǒng hú zhī bǐ,是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