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个人拜师学唱歌

2023-11-18 04:23

古时有个人拜师学唱歌
1个回答
1、响遏行云
典故: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qú),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 第二天,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席问,秦青按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薛潭听得入了迷,意识到自己的骄傲有多么愚蠢.便道歉要求回到秦青身边,并且再也不敢说回家了.秦青听了,让他留了下来.
出自于《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师文,春秋时郑国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曾从师于师襄。他是郑国宫廷音乐乐师的优秀代表人物。
师文听说鲁国出了一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师襄,钦佩极了,于是就离开郑国去鲁国拜师襄为师。师襄待人严厉,从不轻易收弟子。师文苦苦哀求道:“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学生吧,我决不半途而废。”师襄终于被师文的诚意和决心感动,收下了这个弟子。
师襄手把手地教他调弦定音,可是他学了3年,竟弹不成一个乐章。师襄说:“你缺乏悟性,恐怕很难学会弹琴,你可以回家了。”
师文放下琴,叹了口气,说:“我并不是不能调好弦、定准音,也不是不会弹奏完整的乐章。然而我所关注的并非只是调弦,我所向往的也不仅仅是音调节律,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琴声来宣泄我内心复杂而难以表达的情感啊!在我尚不能准确地把握情感,并且用琴声与之相呼应的时候,我暂时还不敢放手去拨弄琴弦。因此,请老师再给我一些时日,看是否能有长进!”
果然,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师文又去拜见他的老师师襄。他首先奏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使之发出代表8月的南吕乐律,只觉琴声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似乎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他又拨动了属于木音的“角”弦,使之发出代表2月的夹钟乐律,随之又好像有温暖的春风在耳畔回荡,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接着,师文奏响了属于水音的“羽”弦,使之发出代表11月的黄钟乐律,不一会儿,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一派肃杀景象如在眼前。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徵”弦,使之发出代表5月的乐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在乐曲将终之际,师文又奏响了五音之首的“宫”弦,使之与商、角、徵、羽四弦产生和鸣,顿时在四周便有南风轻拂,恰似甘露从天而降,清泉于地喷涌。
师襄兴奋异常,称赞说:“你的琴真是演奏得太美妙了!即使是晋国的师旷弹奏的清角之曲、齐国的邹衍吹奏的律管之音,也无法与你相媲美呀!”
《吕氏春秋·审分览》记载:师文弹二十五弦琴时,整天弹得如痴如醉,甚至拜倒在琴的面前喃喃自语:“我效于子效于不穷也”,说明师文有极其丰富的音乐内心世界。师文学习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据说他学琴三年不成,老师误认为他笨拙,让他回家。师文却讲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他说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这便亦是成语“得心应手”的由来,他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演奏的一项重要美学原则。
《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亲近良师亲近益友,学习应对,即学习礼貌懂规矩。《三字经》告诉我们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开始一个孩子的学习。春秋时郑国有个乐师叫师文,听说鲁国出了个了不起的音乐大师叫师襄。于是师文就远远地跑到鲁国去拜师襄为师。谁知这个师襄眼界很高轻易不招弟子一再回绝。师文当然一再坚持希望拜他为师,终于感动了师襄收他为徒。但过去了两三年师襄突然发现师文弹琴很怪,为什么怪呢?师文很勤奋经常在那弹奏练琴,按理说这没什么不好。但师襄发现师文都是弹几个乐章弹几个片断,从来不演奏整篇乐曲。师襄觉得很纳闷“你跟我那么亲近,学了两三年居然连完整的曲子都不会弹,看样子你是没什么天分啊。得了你回去吧,不要在这浪费时间了。师文怎么回答?“老师,我并不是不会弹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演奏完整的曲子,您就会认为我满师了,就要让我走了,就不会再有机会亲近老师了,所以我故意不弹。”师襄一听:“哦,你这学生还有这个心事,你弹一个来听听。”师文马上就演奏了一曲,非常完整。师襄终于认识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破格同意师文慢点出师,你愿跟着我还是跟着我。师文就接着亲近他的老师,细细琢磨老师的技巧。师徒两人后来都成了齐名的一代音乐大师。这就是一个亲近老师的故事。
张良拜师-礼尚典故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相关问答
拜拜拜拜拜拜拜拜
1个回答2024-03-27 06:19
有缘自会相见, 短暂的离别也不必伤感。 希望下次你们见面的时候, 都是焕然一新的面貌。
拜拜拜拜拜。
1个回答2024-03-08 18:19
额。。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心情好的时候才会说这么多拜拜拜拜拜吧 一般说拜拜就好了 一次说了五个。。。
拜拜和拜拜拜拜有什么区别
5个回答2022-12-24 19:38
没多大的区别,意思都是一样,再见就是说过一段时间或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相见,只是时间问题,而拜拜呢就比如说同学放学了要各自回家然后互相说拜拜,天天都见的到的。
拜拜,拜拜。
4个回答2022-05-21 19:15
人生有许多过客,总是在你身边路过的或是缘分深一点相处一段时间就分开了,或是擦肩而过,这就是过客,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留不住的就说拜拜!
拜拜拜拜
2个回答2022-05-19 01:05
要么拜堂,要么再见,
宝宝拜拜拜
1个回答2024-03-04 00:13
指导意见:你好,你把肝功能和彩超检查单发给我看我要综合评估。
咚拜咚拜咚拜拜是儿什么歌
1个回答2023-10-01 13:45
**" 咚拜咚拜咚拜悄肢拜"是幼儿儿歌《咚咚》**。这首儿歌可以让幼儿完整虚敬充分地感受启誉世旋律,同时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托拜
1个回答2024-03-15 19:31
1.height 2.kitchen 3.countries 4.arrived 5.drive 6.answer 7.restaurant 8.spent 9.cinema 10.hear
就这样拜拜拜拜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2-12-08 08:16
《拜拜》 Bye Bye Bye 歌手:*NSYNC Bye, bye, bye (bye, bye) 再见 再见 再见 再见 再见 Bye, bye 再见 再见 bye,bye 再见 再见 Oh, ...
全文
csgo哦拜哦拜哦拜拜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9-14 20:26
EZ4ENCE - The Verkkars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