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之初,在南下过程中战事失利打算回撤,李世民是进行如何规劝的?

2023-11-18 14:27

李世民是进行如何规劝的?
3个回答
在李世民看来,所谓的后路有隋军包抄,肯定是宋老生故意放出来的烟雾,目的就是想让我们撤军,为他争得喘息之机。

因此,李世民主张一鼓作气出击,彻底打败宋老生,李渊父子俩便在这一决策上发生了意见分歧。

李世民多次劝谏,李渊都拒而不听。李世民知道,父亲是军中统帅,具体是撤兵还是进攻,最后都要听从他的意见,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世民想了一阵,觉得自己还是要继续苦劝,不过这一次他决定换个方法。

李世民不再当着众多军士的面,公开反驳李渊的意见,而是决定单独和父亲谈谈。

可是这时天黑了,李渊已经躺下休息。李世民进不去,就在帐外号哭,哭声传到了帐中,李渊就把李世民召进来,问为什么大哭?

李世民回答说:“如今我们举兵是为大义,率军进攻就能取胜,后退就会溃散,到那时,部众溃散在前,敌军追击在后,我们被灭亡的日子就到了。怎么能不悲伤呢?”

李渊听后顿时醒悟了过来,连忙问李世民现在该怎么办?

李世民于是就将自己对宋老生的分析和进攻的战略部署详细地告诉了李渊。李渊听了李世民的分析,最终决定发起进攻。

“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分析是正确的。所谓的大军背后有隋军确实是宋老生放出来的假消息,为的就是干扰李渊,让他们萌生退意,自己好再等待其他隋军的到来。

令宋老生没想到的是,他的阴谋最终却因李世民的哭谏而破产了。宋老生自己也在此战中被杀身亡。

李渊的反隋大军顺利地通过霍邑,杀向了隋都长安。

当李渊大军进入长安后,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新的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使自己在天下反隋的武装里获得先机,最终顺利地取代隋朝建立起了大唐王朝。

本文参考自《隋唐简史》
李渊晋阳起兵反隋,这段历史,有些东西不可信,其中就包李世民在其中所起作用。 因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台后,篡改不少史料其中就有这段对话。
他爹是皇帝李世民,当然不可能当面去驳斥他爹了,只是在众人都散去的时候,自己在帐篷里开始哭泣,他爹就询问他为什么哭泣,这是李世民就对李媛开始了规劝。
相关问答
李世民苦劝李渊不退兵是哪一仗
1个回答2024-02-24 09:34
入关之前,攻取隋将宋老生据守的霍邑是一大战役。《旧唐书•高祖纪》记战前师次贾胡堡时说:“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 《太宗纪》说得更是绘声绘色...
全文
李渊太原起兵南下,战事受挫打算撤兵,李世民是怎样劝谏的?
1个回答2023-02-07 20:46
苦肉计,当时李世民劝谏多次,李渊不停,所以他就单独找了个机会找了父亲,声泪俱下。
李世民和李渊
1个回答2024-02-28 03:14
第一,李世民手上握有兵权 第二,李世民建功无数,军队里到处都是他的部下 第三,李渊就剩这么一个儿子,不给他给谁? 第四,李世民确实有头脑
李渊从哪里起兵
1个回答2024-02-27 02:27
——李渊从晋阳(今太原)起兵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成为一地最高长官。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在晋阳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
全文
李渊从哪起兵
1个回答2024-02-24 06:11
最佳答案: 山西太原 李渊传檄各州、县,宣布举义。李渊自称大将军,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任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任司马,兵士则称为“义士”。统兵3万,离开晋阳(山西太原)
李渊在哪里起兵
1个回答2024-03-01 20:57
简单点,就不罗嗦啦,地点的话,山西太原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原起兵
李渊哪里起兵
1个回答2024-03-05 13:08
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 李渊传檄各州、县,宣布举义。李渊自称大将军,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任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任司马,兵士则称为“义士”。统兵3万,离开晋阳(山西太原)
李渊李世民算不算父承子继?
2个回答2023-02-23 11:45
勉强也算,因为不管李世民做了什么他也是李渊的儿子,天生就有合法继承权。只不过李世民如果不把他大哥干掉,那死活也轮不到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