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唱反调,父母只能干瞪眼?用对方法孩子才能“言听计从”

2023-11-18 14:50

1个回答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所以父母们不仅在孩子的学习上严格把关,为了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上也设置了很多的条条框框;然而很多的孩子却“不领情”,不断地唱反调让父母们只能干瞪眼,不知如何是好。

想要让孩子“言听计从”,下文介绍的反弹效应和几个小妙招或许能帮到你。

我的一位邻居也是在了解了反弹效应之后,才改善了和孩子剑拔弩张的相处关系。良好的教育给这位邻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自然她也希望孩子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

所以常常可以听到她对孩子提出“要这样不要那样”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和她唱反调、对着干。孩子对她的一片苦心视而不见就是因为她不了解反弹效应,用错了方法。

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次实验,在进行实验时,他要求参与者不要想白熊,可是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大家的思维就开始反弹,白熊的形象很快出现在脑海中。也因此,反弹效应又叫做白熊效应。

想一想,很多父母是不是也经常用命令的口气“不要”或“不准”孩子做某事?比如说不要吃太多的零食、不准在没写好作业的时候玩 游戏 、不准晚睡......只要父母想要约束孩子的行为,那么类似的“不要”就无时无刻不在孩子耳边响起。

父母不让孩子吃零食、玩 游戏 ,反而是在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让孩子的脑海中不断浮现零食和 游戏 ,会不断回味零食的美味和 游戏 的趣味。

不让孩子晚睡,可能会让孩子的思维一直“监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不要晚睡”一事上,结果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白熊实验,也就是反弹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告诉某人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反而会让这个人的注意力全放在这件事情上从而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该如何避免反弹效应呢?

第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我非常能够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们对孩子所说的一系列“不要”也是想要孩子能够成为更好的人,但是有多少父母能够耐心的和孩子说清楚原因?

有多少父母能够和孩子一起针对某件事的利弊进行分析?父母需要运用语言的艺术、 情感 的艺术来让孩子明白事理。

想要让孩子不出现逆反心理,孩子就需要从父母的语言中体会到对自己的爱,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控制。

父母们常常说的带有“不要”词语的句子,都带有命令的意味,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压抑和压力,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自然就开始反抗从而和父母唱反调了。

比如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玩手机、电脑,但是使用它们会降低视力,因此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视力保护,但是孩子爱不释手,面对这一情况相信很多的父母都会直接呵斥孩子:“不准再玩了,你想要变成近视眼吗”。

而更好的沟通方式应该是在不经意间提起视力降低的危害,让孩子了解近视眼给学习、运动、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是孩子喜欢运动,那就完全可以从近视眼带来的不便这一角度让孩子放下手机。

甚至,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从根本上避免“反弹效应”。

第二,转移孩子注意力,勾起孩子兴趣,让孩子无意识地偏离原轨道

孩子常常会被新鲜、新奇的事吸引,当孩子做着错误的行为时,我们可以提一些他们感兴趣、能够吸引他们的事物。

比如孩子在玩手机,那么我们就可以感叹游泳、篮球、郊游等等的趣味,勾起孩子的兴趣,自然会让他自觉地放下手机。而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上时,也同样可以通过转移、吸引的方法来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比如无法集中注意力写作业,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比赛、你问我答、旁征博引的方法勾起孩子的好胜心、好奇心,从而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孩子明白他每天所做的作业不是完成任务、应付老师。

还有早睡,通过助眠音乐,睡前故事等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入睡。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都可以围绕转移孩子注意力、吸引孩子这一方法来让孩子“听话”。

第三,言传身教,让孩子自觉做父母想要他做的事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言语上的教育既然会让孩子出现反弹效应,那么父母完全可以从自己做起,以自身为榜样,用行动来教育孩子。

不要小看孩子,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就已经在模仿了,再加上父母每天和孩子抬头不见低头见,造成的影响自然更大。如果父母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不就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了吗?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教育。

想要教育好孩子,想要让孩子“言听计从”,我们必须要承认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正确地学习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好比本文提到的孩子唱反调的现象,如果父母了解了“反弹效应”,就能够知道该如何采用更合适的教育方法。另外,大家对于教育孩子有更好的意见和方法,也可以来讨论!

相关问答
两个人干瞪眼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7:24
: 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
形容干瞪眼得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17:47
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
干瞪眼规则
1个回答2023-02-21 18:18
每人先发5张牌。玩的时候,顺时针方向,第一个人先出了张4的话,第二个人就得出5,但如果第二个人没有牌可以跟,那么就第三个人,以此类推。赢了的人下一轮可拿6张牌。三张一样的牌是炸弹,四张理所当然比三张大...
全文
干瞪眼形容什么生肖
1个回答2024-04-30 18:49
瞪眼 可以是 蛇 狗 鸡 虎 龙。 可是 加了个 干 ,表示没有杀伤力 应该是 鸡 吧。哈哈
干瞪眼的玩法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2-18 17:33
干瞪眼,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趣,那为什么会叫干瞪眼呢?干瞪眼起源于四川,属于棋牌类游戏,当时是一群玩家在玩扑克牌时,觉得无聊就建议说:“他们出牌都只能‘挨着出’,就是只能顺大,比如4只有5可以打,对6只...
全文
小孩子总是喜欢跟父母唱反调,应该怎么办呢?
1个回答2024-02-07 11:45
1、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遇到事情的时候应先和孩子商量,征得孩子的理解和同意,并允许孩子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
全文
小孩不怕挨打,瞪着父母
1个回答2024-03-13 13:56
小孩子已经把愤怒和疼痛转化为怨恨了,所以才会盯着父母。打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当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最好多问孩子为什么?内心在想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出保证下次不这么干了。或是就开始棍棒伺候了。做父母的...
全文
干瞪眼玩法规则
3个回答2023-02-26 15:15
”干瞪眼”一般由三人以上参与,打两副牌,也可以打一副牌,但要保证每人可得到的牌一样多! 大小王是癞子,可以充当除了2以外的任何牌,但不能单独出.单2可以杀个子,双2可以杀对子,四个任意牌都可炸 ok
边锋干瞪眼为什么一直输?
1个回答2022-09-08 22:05
一直输 这很正常啊 你想要赢就肯定要想先输输了之后才会赢 ,这就是运气 运气一个一阵子
干瞪眼的玩法和规则有哪些?
2个回答2023-03-05 19:00
炸弹可以管通关吗!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